嫣然江山_作者:镜中影(426)

2016-10-19 镜中影

  “皇兄的病,是否因你而起?”

  她摇头:“皇上的病,从来不是因为薄光而起。”

  “你既然是医国圣手,长伴皇兄身边,为何从未发现龙体有恙?”

  “前段时日各项国事jiāo杂,皇上日理万机,恨不能将一时当成一日,连江院使每日的平安脉也给断却,何况本宫?本宫纵然有心看顾龙体,也须皇上给予本宫这个机会。”

  “皇兄晕倒前,难道不见任何症状?你没有半点发觉?”

  “皇上其时jīng神焕发,王公公可为力证。我虽然是医者,但面对自己敬爱的男子时,也只是一个普通女子,喜羞jiāo加,岂敢直视龙颜?时下惟记得皇上在晕倒前,兴致盎然地说起派德亲王前往江南惩治讯灾腐败事宜,期待德亲王肃清吏治,建功立业。”

  慎太后哑然失笑:“你为了脱罪,居然敢凭空杜撰圣言?皇帝与哀家商议如何唤德亲王回京时,只说到想命怀恭为西北战事集结军资以解当前之急,何时说过派他到江南行事?”

  这是当然。薄光腹语如是。

  因为那时,她曾建言天子——

  “皇上,惩治贪官不比发放赈灾粮款,后者纵使辛劳,却无xing命之忧。微臣听闻江南大吏为不失去那块丰硕之地,早已是穷凶极恶,若是太后晓得您调德亲王归朝是为了做那等险事,只怕心生忧忡。”

  ……

  “臣妾不知道皇上对太后说过什么,但是,皇上御笔亲书那道派遣明亲王往江南之行的圣旨时,臣妾亲眼所见。王公公,请将皇上圣旨请出,给太后、皇后过目,也不妨趁机宣给德亲王听听。”她恭声道。

   六九章[本章字数:3121时间:2013-12-0500:01:24.0]

  太后将白家兄妹严加叮嘱过后,责其出宫待命。

  诸人移身明元殿正殿,王顺宣读皇上旨意后,jiāo予太后、皇后一一鉴别。天子御书、玺印加封,处处经得起推敲琢磨,无伪无欺。

  “德亲王爷,皇上近来最为两件事烦扰,一是西北战局,二是江南讯灾,如今西北有明亲王掌控,qíng势暂缓。江南赈灾虽由司相督办,但后续事宜,最适合的人选当是阁下无疑。为解圣忧,请王爷速作准备,择日动身罢。”薄光道。

  慎太后眉目内峥嵘立现:“贤妃好大胆,后宫不得gān政,此乃祖宗律法,前朝之事几时轮得你来说话?”

  薄光依然恭敬有加:“太后忘了臣妾是皇上钦封的三品御诏么?确保皇上的圣旨得以履行,亦是御诏职责之一。”

  “我朝御诏实属闲职,皇帝封你为御诏,不过是为了赏你三品的俸禄,你不知感恩,还妄图以它指使堂堂亲王,真是笑话!”

  “我朝御诏闲职之说,后宫法典上从无明文界定,无非因为之前内宫女官少有位至三品者,此职空闲多年,久而久之,约定俗成罢了。臣妾上任之后,多次遵从圣意履行御诏之职,早在尚宁行宫时便记录皇上与各位封疆大吏的会晤纪要,回京后更是数度御前拟诏,整理旧年存档。臣妾为报答皇上知遇之恩,从不敢玩忽职守,空食国俸,尤其在皇上病重之际,更须殚jīng竭虑,确保圣意得行。”

  她话声不疾不徐,眉目明澈清定,说得周后连连点头,援声道:“姑且不提御诏之职是实是虚,皇上的圣旨决计不容置疑。德亲王,你当从速动身,希望在皇上醒来时,可见你圆满返程。”

  德亲王盯着那道圣旨多时,确信字字出自皇兄御笔,纵算对薄光疑思难消,当下却寻不出一点破绽,遂颔首:“微臣领旨。”

  “不可。”慎太后断然否之,“皇上病重,德亲王正该守护圣驾,如何远行?”

  薄光淡然回道:“德亲王才gān不俗,但论及治国安邦的才能,如何及得上纵观全局多年的司相?尤其皇上病重期内,更需要司相这般忠正贤臣主持朝政。而论及核检财簿、讯问贪吏,德亲王爷则略胜一筹。逢此多事之秋,自是人尽其能、各司其职,最可贴合圣意。”

  周后颇为为然:“如今皇上病重得消息尚未对外公布,甚至为此还将诸太医留在偏殿。但纸包不住火,此事迟早须公之于众,在朝野尽知前,必须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出面主持大局,论才能,论资历,论德行,皆非司相莫属。还是说,太后更中意魏相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