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江山_作者:镜中影(470)

2016-10-19 镜中影

  八月初八,乃太史局勘定的huáng道吉日。承元殿前,群臣伏地膜拜,山呼万岁,新帝登基,改年号为“光武”,尊兆惠帝为太上皇,慎太后为太皇太后,周后为母后皇太后,贤妃为圣馨皇太后。

  对于最后的册封,朝臣间亦曾起质疑之声,但此乃商相、司相、贺仆she等一gān辅政大臣定夺,太皇太后也未加gān涉,那点声音遂若静水微澜,迅即无形。

  新帝颁发的第一道圣旨,是为薄呈衍正名,平反昭雪,颁布于天下,薄府还归薄家长子薄天,赦免因薄家一案遭受牵连诸人,尚在世者官复原职,离世者重恤妻子儿女。

  第二道圣旨,关乎昔日冤案的罪魁祸首。齐道统为一己之私,诬蔑忠良,蒙蔽圣听,罪当累及九族。新帝初登大宝,仁德为先,将之充军塞外,永不得返。其余人等,贬为平民,迁离天都。

  明亲王行刺圣驾,其妻其子褫去爵封,消名于皇族宗册,禁于明亲王府一隅,待捉拿明亲王归案,一并论处。

  各方藩王不是没有趁机躁乱者。对此,宁王胥睦写一道告天下群王书:我朝建朝以来,积得雄兵百万,战将千员,不惧外敌,不忧外患。然多番祸乱,皆起萧墙。痛乎哀哉,同室cao戈。痛呼哀哉,同根相煎。先祖在天,神灵焉安?睦生而不才,呼吁同宗叔侄兄弟,安处一隅,佑我大燕!

  这道告天下书发出之后,胥睦继而投身向老将军麾下,高声阔气大喊:有为一己私利意图动摇大燕根基者,胥睦第一个不饶!

  这先文后武,竟然博得了多位藩王的声援,如此一来,雄心勃勃者不敢成为众矢之的,便也悄无声息地收敛起了那点雄心。

  当然,这等qíng形并非人人乐见。

  今夜,吏部侍郎杨慨之再度在自家后园内独自借酒消愁,薰薰yù醉。

  “花间一壶酒,对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你邀不来明月,邀本王如何?”有人自花间踱出,问。

   八五章[本章字数:2415时间:2013-12-2600:16:08.0]

  “王爷……”看见来者,杨慨之当然是惊愕且惶恐的。

  胥允执扬眉:“本王已经落魄到受不起你一礼的地步了么?”

  “……微臣失仪。”杨慨之如梦初醒,仓惶跪倒,“微臣参见王爷。”

  胥允执撩衣落座,道:“平身罢,以本王目前的处境,你纵然不施这个礼,本王也不能拿你如何。”

  杨慨之急急叩首:“王爷恕罪,微臣饮了几杯酒,醉眼浑浊,一时……”

  “罢了。”胥允执摆手,“起来说话。”

  杨慨之谢恩,起身倒来一盅用来给自己醒酒的碧螺chūn,恭敬奉到近前。

  胥允执揽杯浅呷一口,问:“朝中近来qíng势如何?”

  “这……”

  “说罢。”他淡笑,“到了今日,本王还有什么话听不得?”

  杨慨之忖了一下近来种种巨变,拣出了个中认为最无足轻重的,道:“今日,薄……呈衍的尸骨移入薄家祖陵,以王公之仪下葬,皇……二皇子披素扶棺,送其入土。”虽然绝非无足轻重,但比及新帝登基,比及太后摄政,比及许多许多事,这已然是数害相权取其轻。

  胥允执默然多时,问:“这么多年,本王从不去想薄呈衍葬在何处,你道是为了什么?”

  “……微臣不知。”

  “因为本王不想让薄家人认为本王连一个死人也容不得。”

  “可王爷仁慈,这薄家人却不知感恩。”

  胥允执淡哂:“如今军政大权皆握在薄家人之手,倘若是从前,无论有无兵符,本王一声号令,扭转劣势绝非难事。但如今本王身上被栽了谋害皇上、密图大位的罪名,纵然有人愿意跟随,本王也不愿他们顶上叛逆的名声。”

  杨慨之恍然悟道:“当前第一要事,是该设法洗去他们泼在王爷身上的这盆污水才对。”

  “你认为若想洗去本王身上这盆污水,眼下当如何行事?”

  “这……”杨慨之着力思索了半晌,“如今太后深陷宫中,群臣尽相倒戈,qíng势的确恶劣至极。但以微臣看,朝中诸人皆向商相看齐,倘若王爷和商相见上一面,道出实qíng,请他出面召令群臣声援王爷,王爷自可方便行事,届时说不得那向戎将兵权乖乖jiāo还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