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好养老_作者:兰人(47)

2016-10-17 兰人 种田文

  幸好都有青叔帮着准备,风夜庆幸,同时也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向青叔好好问清楚此间的风俗忌讳,免得哪天他就栽进去了。

  来祭祀的人很多,风夜拿着东西进去,看见别人怎么做他就跟着怎么做。这是最保险的了。

  祭祀回家,风夜协助青叔准备着新年的各种食物,张贴青叔写的对联,青叔的一手行书写得还真是漂亮呢,村里很多人家的对联都是青叔帮忙写的。

  吃过了午饭,大家都去午睡了,晚上是要守岁的,最好多留点jīng神。

  晚饭时候,风夜又在自家的堂屋里祭祀了祖先才开始吃饭。拿来祭祀过的饭菜已经有些冷了,而且有一股很浓的香火味道,未来几天大概会这样,风夜决定还是弄火锅好了。

  晚上洗了澡,给祖宗和灶神上了供品点了长明灯后,风夜就开始捣鼓他的烧烤。可惜“除夕初一不过门”,今天只能自己家几个人进行了,要不然把高大娘张木匠他们一起请过来,大伙儿热热闹闹的才好玩呢。

  古代没有烧烤酱,风夜就用酱油、蘑菇粉、蒜蓉、八角粉简单调了蘸酱,备上自己做的椒盐、、辣椒酱和买来的蜂蜜酒OK了,竹签是早就弄好了的,烧烤的主料是牛ròu片、几只jī翅尖、jī腿、小个的鱼和韭菜。

  炉火已经烧得贼旺了,风夜烤的一个jī翅尖和一串牛ròu很快就变了色,他用小勺子将蘸酱涂上继续烤,很快,jī翅尖上就滋滋的冒起了油星,香气也飘散出来。

  青叔在一边看着,这时也学他串ròu烤起来,屋子里的ròu香味更加浓了。被放在旁边大圈椅上的星儿小朋友闻着香气,也不愿意玩他最喜欢的气球了(那是风夜用油布和棉花做的盗版货),小身子趴在椅背上,大眼睛轮流盯着风夜和青叔手中烤的东西,嘴里嘟哝着:“ròuròu,吃ròuròu,香香的ròuròu!”

  哈哈,这嘴馋的小东西!

  有人陪着说话,这漫漫长夜的倒并不无聊了,两个人吃吃说说,时间过的还算快,等风夜也开始瞌睡时,午夜总算是来临了,村里各家的鞭pào都争先恐后噼噼啪啪的响起来,一时间,整个山村都笼罩在震耳的pào竹声中,淡淡的硝烟味在冷空气中弥漫,夜空里凝了白茫茫的一片。

  山上的小动物都被惊得发出尖叫声,风夜都能听到鸟儿扑棱翅膀的声音。pào竹声一响,早就睡熟了的星儿也被惊醒了过来,被风夜捂着耳朵抱在怀里,一双眼睛极是好奇的看着火星四溅、pào竹纸乱飞的场面。

  放了鞭pào,大年算是迎来了,大家都折腾了大半夜,打着哈欠上chuáng睡觉去了。

  提亲

  大年初一这天早上,人们虽然因为昨天的守岁还困倦不已,但是几乎人人都起的很早,因为今天要去社头拜会。

  风夜被青叔叫起来的前一刻还在做着梦呢,起来梳洗整齐,换上崭新的袍子,束上头发,相貌普通的风夜倒是显出了几分斯文清秀来,到不像是乡下养出来的孩子了。

  社头拜会是安州这里许多地方的风俗,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户户的家主都会带上家里的所有人,捧着大大小小的堆成个小塔的年糕发糕,到村里的社头祭祀拜年。社头是不同于庙的一种存在,祭祀的是土地之神,跟中国古代的社日有些相似,只不过中国那时的社日有chūn社、秋社之分,时间实在立chūn、立秋前后。

  但凡农业社会,土地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土地之神是大地的原始之神,就像是农人们的衣食父母一般,人们在平常初一十五寻常节日并不会祭祀它,只有到了预示着一年之头的正月初一,或者是遇上了天灾才会非常隆重的进行尚飨祭祀。

  这天,平日里冷清荒凉的社头庙被挤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想凑个热闹搏个喜庆,已经祭祀完毕的人家业没有离开,就挤在庙外的糙坪上互相拜年,大人们互相给小孩子分发利是(红包),把小孩们高兴地窜来窜去的。

  人们身上绝大部分都穿着颜色亮眼的新衣,妇女们穿的是一片大红大紫,爷儿们却是一色的蓝的灰的,所以当风夜一行三人到来时就更显得出众了。

  风夜穿的是很久就准备好的浅蓝色袍子,本来他是更喜欢那件白色带蓝色底纹的,不过鉴于古人们对白色总是有那么些敏感,所以就选了这件,小小的少年穿着袍子就跟风夜第一次赶集时看见的城里书院的生员一般。穆青穿的是天青色的窄腰长袍,看上去就很有飘逸清傲的味道。最可爱的是小星儿,从头到脚套着的是银灰色掺白色的兔毛衣服,是风夜从堂哥李长生哪里买过来请高二婶子fèng制的,他常年打猎,积攒下了好些硝好的兔皮、獐子皮之类的动物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