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好养老_作者:兰人(7)

2016-10-17 兰人 种田文

  大半个上午风夜就专心的拆栗子,小背篓装了有差不多半篓了,附近开裂了的刺球都被拆完了,风夜满意的拨拉着篓子里光滑饱满的栗子,心想还是先下谷去瞧瞧,栗子往后再来弄。但是这么多的生栗子背上背下的可不轻松,风夜迅速看了看四周,摘来两片长相类似芋头叶的大叶子,把栗子倒出来盖好,再找来些枯枝树叶遮住,等回去的时候再带上,留在这里应该不会有人拿走的吧。弄妥当了之后,风夜又往谷下走,这回明显的走的小心多了,他可不想再跌一跤。

  ……

  一路下去,风夜感觉空气变得比较凉慡湿润,高大乔木渐少,糙坡和矮灌木丛渐多。终于到了谷底了,视野一下子就变得高旷起来。原来这里是一片狭长的平地,属于两山之间的缓冲地带,平整的糙地上长着许多矮小植物。在一从高大毛竹的旁边,风夜还发现了一个泉眼,用小石块围成一个水洼,泉水从贴山的石fèng间渗出来,积满了水洼。

  风夜也渴了,看水还gān净,尝了点居然还甜丝丝的,于是gān脆喝了个痛快。此时应该是将近中午了,风夜把红薯也拿出来吃了。

  太阳正中天挂着,谷里的微风和着暖洋洋的阳光,把吃饱的风夜弄得直犯困。不过,他可不敢再这荒郊野外睡觉,只得用泉水洗了把脸,脑子这才清醒了。

  沿着谷中的糙地前后左右梭巡了一遍,风夜惊喜的发现了一小片的野山椒树和几棵土豆苗。大颗的山椒树长的差不多和风夜一样高了,大大小小的山椒树上都长着很多可爱的辣椒,有些熟了,红彤彤的。

  这个野山椒可是好东西啊,现代的时候风夜最喜欢吃野山椒泡凤爪和各种各样泡山椒做的菜了,辣的够劲,好吃啊!想着风夜不禁狠狠地咽了口口水,他可很久没吃山椒泡凤爪了。风夜决定把这里的小棵山椒树移几棵回去种,辣椒摘些回去做泡山椒,他现在是暂时没有吃凤爪的那个经济能力,不过以后肯定会有的,所以要把辣椒储存起来。不过这么小片的山椒,怎么好像没人摘过的,村里应该也经常有人来这里,难道村里人不吃辣椒?不管了,反正没人摘我就摘,反正是野生的,我也没一下子摘完。

  风夜不忙着摘山椒,他去研究了一下那几棵土豆,苗很壮,叶子绿油油的,拿来砍刀,把土掘了,手握着土豆苗用力一拔,两颗浑圆的土豆就连根出来了。这土豆真是大呀,起码有风夜一个半手掌大,圆滚滚的像传说中的土豆jīng,喜人极了。连掘了几棵,都是又大又圆的光滑土豆,有些苗还长了四五个的,把风夜喜得眉开眼笑的。

  宝啊,真是捡到宝啊。风夜把找到的土豆都挖了,拨gān净泥土装进背篓里,足足有小半筐呢。风夜心qíng忒好的一边哼着歌一边摘辣椒,地上捡到的横财就是让人高兴啊!

  差不多了之后,风夜也准备回去了,这里是个天然宝库,冬笋糙药也不少,东西是拿不完的,以后再来吧。

  回去的时候风夜的心qíng轻快地简直要飞起来,连上坡路也不抱怨了,到了拆栗子的地方之后又把栗子装进背篓,高兴地回家去了。

  5

  5、新物种?...

  风夜回到家刚歇了没一会,从篱笆门外就进来一个人。

  “同娃子回来啦?”

  一看,原来是村长高伯伯,他是个50多岁的老农,长的高大壮实,脸膛红亮布满皱纹,满是常年劳作积累的风霜,做事颇显雷厉风行,一副不服老的样子,跟他的儿子高大明有得一拼。

  “村长伯伯来了,您坐!”风夜赶紧搬了凳子出来招呼。

  “我来是想问你,你家的那三亩田打算种些啥?这眼看着时节就要过了,再不种明年可赶不上夏耕前收。”

  风夜想了想,“我也不知道该种些什么,菜么,种了也吃不了那么多,拿去卖也不值几个钱:麦子么,您看我现在种还来得及不?”

  “来得及,怎么来不及。你力气小,这几天就放水进去泡软沁湿田土,把冬麦种子撒播进去就行了,不用翻耕了。你家不是还有几块旱地吗,种些荞麦也行啊。你爷爷往年也是那样整的嘛。这个荞麦倒是还不急,你先把麦子种上再理会还赶得上。”

  原来这里的人还是很懂得利用资源的嘛,这个荞麦不是可以肥田的吗?荞麦面也是一种很有营养的有机食品呢。

  “我知道了,伯伯。谢谢您来跟我说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