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匈奴的左贤王?”
回头对上夜崖迹的身影,明眸透着睿智的光芒,一身白色锦袍有着摄人清艳绝俗风华,只是那眸太多的思考。
楚凌裳轻轻点头。
“同我见师父吧,他老人家正是为你——”夜崖迹顿了顿,补上了一句,“和他而来的。”
楚凌裳微微一惊……
☆、卷三064逆天改命(2)
养心殿于未央东南侧,屋顶站有青铜小shòu,璧门之上嵌有神明,院内种植奇花异糙,白玉石砌造成的高大阙墙,楼阁如云,回廊连绵,飞扬的檐角和jīng雕的画梁相对应,这里缺少了一份华贵,却多了一份安定心神的淡雅。
楚凌裳一路跟着夜崖迹随行,刚迈进大殿的庭院,便见两只鹤儿鸣叫着盘旋空中,听得出它们倒是很高兴,鹤儿飞落之处便是各色糙木,糙木之边站着一位老者,见到楚凌裳的身影后哈哈一笑。“裳儿,这段时日辛苦你了。”
这老者童颜鹤发,步伐稳健,手持一道白色拂尘,身着白色长袍,长长的胡须伴着他的笑声左右轻摇,淡淡日光映在他的周身发出一圈圈光晕来,恍似神仙从天而降。
“师父——”楚凌裳倍觉高兴,快步上前,却在离近之时跪于青石上,清淡之眸又染上几许愧疚,“徒儿让师父师兄挂心了。”
鬼谷虽然与历朝历代的君王都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她知道到了师父寒蝉子这代早已经不喜询问世事,这一次师父都亲自进宫,一定是算出她有此劫难。
“裳儿,快起来。”寒蝉子见状后将她扶起,看向她的眼神充满慈祥和欣慰,见她一贯如初后点点头,“随为师进来吧。”
她点头,同夜崖迹一起走进了养心殿。
养心殿内旁置着一个高约四尺的鎏金钟形熏炉,正袅袅的飘着青烟,有安神养xing之功效。熏炉的西南角设有青瓷白玉案几,上有一竹简,竹简赫然写着“命”字。
这里没有宫娥伺候,想来是被寒蝉子打发了,楚凌裳亲自为备好清茶,清新茶香飘然过窗,轻放茶杯于寒蝉子和夜崖迹身边,“师父师兄已经见过皇上和太后娘娘,徒儿一心想要离开皇宫却有心无力,皇上迟迟不肯发兵,徒儿也再无办法。”
“裳儿,我与师父回到山谷便得知此事,师父来来时算出你将有一劫,由此才一定要入宫。”夜崖迹轻声说道。
“徒儿多谢师父。”她心底酸酸的。
寒蝉子轻啜了一口茶后,放下茶杯轻拍了一下她的手,稳重的力量有安抚之意,缓慢说道:“裳儿,你可知命由天定,也由心生,世人常常想要参透命运,你如何认为?”
“回师父,命运自有禅机,世间万事,或起伏或灾难平安都早已注定,变故也好,平稳也罢,都要顺其自然,天地有四季,chūn发夏长秋收冬藏,人亦如此,事态发展必有转机,必有机遇,遇到机遇之时应当尽力发挥所长,无机遇之下就要学会储存能量,这才是顺应之道。”她娓娓道来。
“不错。”寒蝉子微笑点头,眼底尽是满意之态,“世人都知晓顺应天命,可其中的深邃道理又有几人能够参透?世人认为,顺应天命就是不为,可惜他们不知,人生得意须尽欢才是真正顺应天命之道理。机遇来时要发挥自己所长,将所学所知为世人知晓,机遇未到时,要学会收敛,要知道,存储之道才能厚积薄发,这才是顺应天命,这一点,你师兄做得很好。”
她轻轻一欠身,“师父说的及是,徒儿谨记在心。”
“自我将你抱回深谷那日起,我就知晓你天资聪慧,必有一番大的作为。十六年来你已深谙鬼谷之道,如今为平定七国之乱而下山,为师就知道,你以后都不可能再属于山中。”
☆、卷三065逆天改命(3)
她一惊,长长睫毛很快又掩住心中的一丝不甘。她一心只想远离俗世,可师父既然这番话,那么一定就是如此了,师父说她以后都不可能再回到山上那就一定回不去了,她的命运她从来都算不出。
寒蝉子伸手,拍了拍她的头,眼前似乎还能浮现出她婴儿时的模样。“虽说山上一日世上百年,可这十六年也过往匆匆,转眼间你都已经长大成人,对于你,为师很是欣慰,终有所学,淡雅无功利的xing格也可以令你头脑清醒,看清形势变化,只可惜人在命中,虽然为师可以参透,但也不忍你多受磨难,也许,为师进宫也是命中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