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努力平复了心绪,坐在贞娘身边,恭恭敬敬的说,“婆婆有什么吩咐?”
贞娘拉着她的手放在自己手心,柔声说,“你在京城长大,又是信国公府娇娇的三小姐,我不懂你们京城的规矩。只是我们家本就是小门小户,没这么多讲究。你在家里大可自在些,不用动不动就行礼,老行礼也怪累人的,平日也不用你gān什么,照顾好铭哥儿就行了。”
丹溪有些羞涩的一笑,感激的说,“谢谢婆婆,丹溪知道了。”
贞娘点点头,温和的说,“你回屋休息会儿吧。”
丹溪站起来,刚想行礼又突然记起贞娘说的,所以大大方方的笑着说,“那媳妇儿先回屋了。”
回到屋里,丹溪也确实觉得自己累了,想喊人打水洗脸,突然又记起这不是自己家,没有丫鬟时刻守着自己,唯一在自己身边的徐妈妈又在外面gān活,只好自己起身,拿起水盆又不知道水在哪,推开门看了看,也没发现哪个地方有水,不由得有些失望,她刚进沈家,又不想麻烦别人,只好作罢。
刚转身就听见徐妈妈喊,“少奶奶要什么?”
丹溪一下子高兴了,拿着水盆对徐妈妈说,“我想打水洗脸,可是没见着哪有水。”
徐妈妈笑呵呵的接过水盆,“奴婢知道,水都在外面院子的水缸里呢,不过少奶奶您得等等,灶上现在正烧着热水,等热水烧开了奴婢给您兑温了您再用。”
说完徐妈妈又担心的问,“刚刚太太跟您说什么了?”
丹溪把贞娘说的话说了一遍,徐妈妈这才放心的点点头,“太太既然这么说了,您就这么做。奴婢瞧着他们确实不怎么讲究,少奶奶您歇着,奴婢给您舀水去。”
徐妈妈出去先倒了热水,又兑好了冷水,试了试水温才端进去,鉁姐儿看着她走远才把脑袋缩回屋里,“娘,那个徐妈妈可真勤快,这会儿又端着水进去了。”
贞娘失笑,“你老盯着徐妈妈做什么?她伺候你嫂子,又不碍你什么事儿。”
鉁姐儿嘿嘿笑着,“我看着稀奇嘛。”
铭哥儿婚事一了,贞娘觉得轻松无比,现在要cao心的,就是锦哥儿和鉁姐儿的婚事了,不过这都是几年以后的事儿,在这之前就等着抱孙子好了。
下午丹溪睡醒了,起来后问徐妈妈,“大少爷回来了吗?”
徐妈妈正在整理丹溪的嫁妆,听见喊声忙过来,“奴婢去瞧瞧。”她刚出后进就看见贞娘和鉁姐儿在院子里洗衣服,想了想,她把步子缩了回去。
回去后对丹溪说,“大少爷还没回来呢,可能得等下午才回来吧。”
丹溪点点头,坐在妆台前梳着一头长发,随口问了句,“婆婆和小姑呢?她们午睡也该醒了吧,相公让我多陪陪婆婆说话,我是不是也该去陪着婆婆聊会儿?”
徐妈妈微微一笑,“少奶奶先歇息会儿吧,奴婢刚出去看过,外面没什么动静,可能太太和小姐还睡着吧。”
丹溪点点头,“那这样咱们就先整理下这屋子吧,还有我那些嫁妆,也该整理下。”
徐妈妈忙说,“少奶奶,奴婢看您先别收拾,您想想,过几天大少爷就要回京了,您肯定也要跟着回去的,这嫁妆到时候就得搬到京城新家里,不如就先这样放着,到时候也好搬。”
丹溪微微迟疑了一下,“相公没有在京城置房子吧,再说这刚成亲,总得先伺候公公婆婆。”
徐妈妈笑道,“少奶奶,之前夫人不是打听过吗?沈家大房的长媳都陪着长子去了任上,更别说您了,少爷和您刚成亲,可能还没来得及说。”
丹溪听了便没做声。
等回门的时候,信国公夫人问起了丹溪在沈家的种种生活,信国公夫人听着就说,“这么说来你婆婆还真不错,竟然不让你立规矩。说起来沈家什么都好,就是太过简朴了。一个太傅,一个将军,家里也没有个下人,哎,算了,有得就有失,这世上也没有个十全十美的事儿。”
丹溪点点头,“家里人都对我挺好的,就是去了有些不习惯。”
信国公夫人笑着说,“去了新地方肯定有不习惯的时候,你公婆简朴,生活简单,这也不算个坏事,你也要学着点,平时也勤快些。他家里既然没有仆役,那凡事肯定都是你婆婆亲自动手,你也别闲着,别什么事都让徐妈妈做,该表现的时候要表现,千万别摆架子,你婆婆人不错,瞧瞧你二姐那婆婆,在京城都算名声好的,她嫁过去这么些年,还不是天天让她立规矩,跟你这婆婆一比,你真该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