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夫养成记_作者:咬咬(173)

2016-10-16 咬咬 种田文

  蛐蛐狗腿地一笑,答一声好嘞,便跳起来回屋去换洗了。这个四姐姐不错,二人八卦起来简直一见如故,xing子活泼还有气场,会做好菜还不摆谱,嗯,好。

  苏换心qíng大好,做了一包芝麻糖果子后意犹未尽,见时辰还早,又卤了一包jī爪子。看戏文不吃这些零嘴,怎么能叫看戏文。

  还不到酉时,霍安和蔡襄就回来了。

  苏换二话不说把霍安推去换洗。

  待霍安换洗好,苏换已换好绯色长裙,把黑发梳得整齐,用银簪绾了,坐在那里欢欢喜喜等他了。

  见霍安出来,她迎上去积极汇报,“我今天在家做了白糖糕,给永荣阿婆送去,老人家说还是有些家乡味的。原本我想,等着你回来,和你一起去探永荣阿婆,但是覃婶卯伯他们都去探了,蛐蛐说,江湖儿女不要太讲究那些酸腐规矩,覃婶说你入了马帮,说来和永荣也算兄弟。我想也对,就跟着他们一起去探了,这样可以的吧?”

  以前吧,她是不太在意名节这种东西的,可现在,她嫁了人,被别人说三道四可不好,绝对不能让霍安被别人看不起。

  霍安懂她的心思,低头去亲亲她光洁的额头,以示赞许。

  苏换很高兴,将他手一挽,急切道,“那我们去看戏吧。蛐蛐说,那个园子又大又漂亮,热闹得不得了。”

  霍安无奈地笑了笑,他就晓得,苏姑娘爱热闹。

  回来的路上,蔡襄与他讲了讲青帮。他这才知道,青帮竟是那样一个成气候的帮派。那成临青留给他的印象并不太深,只记得是个豪慡江湖人,并不拿捏。人家有诚意,他自然也慡快地应了,何况看样子,蔡襄对那个青帮,有些兴趣。

  梨chūn园真心是个大园子。

  苏换从马车上下来时,一抬头,便被这个大园子的大门口和大门匾,小小震撼了一番。

  这园子大门很高,高就算了,人家还别致风雅,深青漆木大门,亮铜门环镂刻了繁复的花纹,墙头门梁上伸出无比茂盛的花枝繁叶来,开满了浓密的粉白二色花朵,十分好看。

  花枝繁叶里恰到好处地露出一方门匾,黑底朱字,朴拙大气:梨chūn园。

  这时天色还未黯,但已有穿月白短襟衫的门房小厮走出来,拿了火折子,慢条斯理地往门前两列繁花铜柱灯台里点灯。

  一见他们,顿时chuī了火折子,笑着迎上来,“各位爷里面请,敢问爷可有预定?是要去哪个园子?”

  跟在蔡襄身边的蛐蛐说,“三义苑。”

  小厮笑得更灿烂了,“原来是成爷的贵客。里边请,里边请。”

  一走进园子,苏换又忍不住吃惊了。

  这保宁的戏园子,真心和东阳的戏堂子不一样。以前她扮作小厮,没少跟着她大哥去戏堂子看戏。东阳那边,大多戏堂子都设在酒楼里或茶楼里,楼上楼下的人,挺热闹,自然,也是有雅间的。

  但从来没有戏园子像这梨chūn园一样,走进去,气氛安静,景色秀致,红花绿树,假山流泉,各种林荫路上虽是人流如织,但绝不嘈杂,不像茶肆,不像酒楼,也不像戏堂子,就好像一个宁静的后花园。

  于是苏换忍不住扯扯霍安的衣袖,小声道,“这地方我大哥一定喜欢,风雅啊。”

  蔡襄走在霍安身边,歪头一笑,“是啊,这里看戏吃饭谈生意,喝酒聚友追姑娘,胜地啊。对了,小四,你还有大哥?”

  苏换好郁闷,这位襄哥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耳朵尖。她点点头,含糊地嗯了一声。

  霍安笑了笑。他也觉得这里很别致,江湖远阔,真真是风土人qíng琳琅满目。

  那小厮带着他们走啊走,各色亭台楼阁看得苏换眼花缭乱,忽然蛐蛐戳了戳她袖子,低声道,“四姐姐你看见那座浮桥没?浮桥过去,湖中心有个大亭子,那亭子叫广德亭,专唱秦腔的。上次我跟着襄哥去那里,听了一出《软玉屏》。”

  苏换说,“这戏我也听过。”她眯眼望去,“嗯,那桥不错。”

  蛐蛐说,“那是自然。晚时浮桥两侧还会亮起莲花灯,可漂亮了,走在那上面,觉得自己像仙人一般。”

  蔡襄咳一声,“蛐蛐,夸张了。”

  蛐蛐辨道,“我没有。就说像四姐姐这样漂亮的,走在那桥上,还不整个一仙子。”

  苏换听得甜滋滋。

  蛐蛐小朋友越来越对她胃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