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_作者:墨舞碧歌(136)

2016-10-16 墨舞碧歌

  他从素珍处回来,本心有不快,翻了妃嫔牌子,最终,撤了,摆驾到双城寝处去。

  还没踏进院轩,便听到一阵琴声袅袅而来。

  他一下定住脚步,一时之间,前方竟宛似有道无形屏障,让他无法再进一步,只能握紧拳倾耳细听此间曲子。

  这首很多年前一个叫顾惜萝的女子最爱弹的曲子。

  chūn风十里。

  “皇上,奴才进去通传?”

  领着一众宫人随侍着的明炎初也是变了脸色,连忙上前,小心翼翼问道。

  连玉却沉声便斥,“***才,莫吵!”

  明炎初吃鳖,缩缩肩,赶紧噤声,只见天子便负手立在寒夜中,一双眸深沉凌厉的似要将双城这庭院吞噬下去,眉间却又宛若有依稀笑意,任那如水往事将他浸没。

  ——

  ☆、119一个温柔了岁月,一个惊艳了时光(1)

  可那是压在心深处的东西,每次回忆都痛。于是,许久,不曾去想,一想就连呼吸都隐隐作痛。

  这次,也是一样。

  只能放任画面缓缓流过,就像一串打散了的珍珠镯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yù流之远者,必浚其……”

  三品朝官子女有幸于上书房内与诸皇子、公主接受教习。只是,众孩童于四五岁始便被授业,几年过去,早已学了不少东西,早年因身世低下只在宫中做苦役的皇六子却于十岁才识字习文茕。

  虽大是敏慧,错落的根基终未跟上。

  彼时还是太傅的魏成辉让背书,六皇子背着便梗在一处,横竖再也无法背出。

  整室皇子、公主大笑。

  便连那朝官的子女虽不敢放肆,也掩嘴而笑。

  本挑得一处偏僻座位,却逃不过经皇后授意,严厉待之的魏太傅提问。

  六皇子面上似不以为意亦随和笑之,心下却是苦涩,唯恐皇后知晓,嫌弃,打回原来杂役之地呐。

  背后有声音轻轻提醒,“yù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不要去背,我伯父说,要去思考、想像,六殿下,你想,源远才能流长,是以,流之远者,必先举浚其泉源,这几句意思是说,树木要长的好,必先巩固它的根基,水源若要流长,必先疏通它的源头,要让国家安稳,为君者需积聚义德……想成大事之人,必须积攒根基,厚积而薄发,循序而进……”

  他照着背出,笑声一时消止。

  魏太傅手中戒尺亦停在半空。

  及坐下,课间稍息,他虽老成持重,终忍不住回目一看,只见两个女孩儿,坐在最末排。

  可知其父职级必定是尚书房中最低一个。

  念头一略而过,目光定在其中一女身上,她眉如月牙弯弯,一副jīng致容貌,眉眼间却有股英气。另一个,和她模样有几分相若,长相更为美丽,他却没有细究。

  只定定看着那宛似少年的女孩,低声说了谢谢。

  “你为何帮我?”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哎哟,其实我确是有企图,我觉得你将来必定前途无量,我先结jiāo了,你以后便可多关照我伯父家,哈哈。”

  “……”

  “阿萝姐姐,你这是什么话,六殿下,我们可并无此意……”

  ……

  翌日,她给他带来许多旧书,说是伯父家中不用的书,让他莫嫌弃,他翻开一看,里头有她做的读书笔记,从入门到奥义。

  另有一张笺子写着,“勤,勤,勤,追上。在屋檐下不可怕,永远在别人屋檐下才可怕。”

  三年后,他成为上书房功课最好的孩子。

  那是他们的初见。

  后来,连捷连琴等相继被他收复,倒成为他的小跟班,“六哥”“六哥”的叫,她的称呼却从“六殿下”变成连玉。

  宫中自有佳肴美食,她却每每进宫,给他带来些小零食;

  当他学业日重,她却说停下来歇一歇;

  她教他作诗文,他教她骑马……

  后诸子大,上书房散,她进宫的机会少了,只有他偶尔出宫看看她。

  时间匆匆,又数年后的中秋宫宴再见那晚,她悄悄离席,他尾随。

  暗处,她送他亲手绣织鞋面儿,说祝他终有一天,将这万里江山踏于脚下,做自己的主人,不再受人轻视欺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