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门记_作者:李好(312)

  如今付氏要给儿子说亲呢,这个期间,付永泰进了了翰林院,有些知道根底的人都说,这是皇上要把这位小付大人当成内阁大学士培养呢。果然付阁老深受皇恩。

  不过正是因为付阁老本身是阁老,付永泰当御前行走就有些不方便了,这也是为了避嫌。

  但是探花郎周鹏程却直接成了御前行走,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却可以直接近距离的接触皇上。

  不说别的,以后别人暗地里给的孝敬都不会少。

  这都是暗地里的规矩,毕竟能这么近的接近天子,那就是让人眼红的职位。

  人哪,甭管你多好,还不如这有个印象好,如果能在皇上面前有个好印象,那么皇上了解你就比别人多一些,机会相对来说,就更多了。

  而叶承修在庶吉士考试中,也通过了,直接也在了翰林院坐馆,成了上班一族。简单点来说,他现在是在熬资历呢。

  不过周鹏程既然已经在京城当了官,那么就不好再继续住在叶家了。

  周鹏程给家里去了信,当然,得到周鹏程成了探花的消息也早被周家人知道了,那边周家人也派了人送了银子,就是让周鹏程在京里买个小院子住下来。

  这是为了周鹏程的前程着想,所以周大人是一点儿也不小气的。

  最后在离翰林院不远的地方买了一个小小的宅院,还没有三进呢,不过让他们一家三口住,也差不多了,最开始的时候,要低调一些,要是直接买了一个大宅子,那肯定会被人诟病的。

  “要不要我这边再送些人去,你这次带的人比较少。”付氏问叶二娘。

  “娘,不用了,我已经写信了,到时候我那些陪嫁都要过来的,她们到底我用着顺手一些,娘不如先把人借给我用用,把这屋子好好的打扫打扫。”

  这也算是自己当家作主了,叶二娘很高兴,虽然住在周家一大家子也很不错的,但是人多了事儿就多,不可避免有矛盾,现在她住在京城,守着丈夫和孩子,岂不是更好?

  之后,叶二娘也请了暖屋宴,告诉大家,她以后就在京城立足了。

  真是没有想到,那时候的人特别多,但是房子太小,最后很多人只是送了礼,就告辞了。

  礼到了就行,御前行走,还是很多人都想攀上关系的。

  看着叶二娘安顿了起来,付氏就准备给叶承修找一门亲事。

  最后是二房叔祖母杨氏保得媒,定下的是杨家二老爷的嫡长女,如今也都及笄了,和叶承修年纪也相配。

  最要紧的是杨家一门清贵,如今一家子都是以读书来博取前程,杨氏的父亲还当过帝师,杨家没有什么不肖子孙,可以说,是真正的耽美书斋。

  官场上人脉也多,当然这边叶二老爷和付大舅也是有人脉的,但是妻族的人脉还是很重要的。

  再有就是杨家二房的杨二老爷如今在地方上做的很不错,叶二老爷在吏部也知道这位杨二老爷以后前程很不错的。

  且这是杨二老爷的嫡长女,大家子的嫡长女,都是jīng心培养的,对于只有一个独子的叶二老爷来说,以后这儿媳妇是要当家的,这一点儿正好。

  婚事定了下来,就等着杨二老爷回京述职的时候,就可以办婚事了,杨二老爷这三年的任期已经到了,看qíng况,是能更上一层楼。

  有个会做官的岳父,以后叶承修也能少走些弯路。

  杨家的门风也好,没有那种乱七八糟的事儿。

  不过叶二老爷却听到老宅那边的人过来禀报,说是老太太生病了,看了大夫,却不吃药。

  叶二老爷对付氏说道:“我去看看。”

  “也好,我不过去了,免得母亲看到我会更生气。”付氏道,

  这位婆婆最喜欢迁怒,这个时候,他们找了杨家的姑娘,而老太太一直和二房的杨氏不和,现在自己的亲儿子给孙子定下了杨家的姑娘,叶老太太不生气才怪。

  这又是拿生病来要挟老爷了,不过如今婚事已经定下来,她可不怕什么。

  至于要按照老太太的意思,不承认这门亲,那绝对不可能。

  不说自己不乐意,就是杨家,也不会就这样被欺rǔ。

  何况,他们早就分家了,这老太太一直cha手他们家的事儿,算什么?

  儿女一直是付氏的底线,她绝对不会在这个事qíng上退让的。

  叶老太太听见叶二老爷来了,直接对下人说:“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