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门记_作者:李好(465)

  付氏还能说什么,女儿的婚事,她是无论如何也要到场的,不然就不像话。

  不过付氏把叶八娘jiāo给了夏氏,让她帮忙照顾一番,毕竟这赶回去的时间紧,带上八娘,也耽误时间,且小孩子家家的,这么急着赶路,也怕生病了。

  夏氏道:“你把八娘就放心的jiāo给我吧,只是我这里也离不开,到时候恐怕就参加不了四娘的婚礼了。”

  “大嫂可别这么说,我难道还不能理解?不是还有大哥吗?”付氏也体谅夏氏的难处,这边付永信是亲侄儿,还是付家的人,没有亲娘,只能是夏氏这个伯娘cao心。

  付氏风尘仆仆的赶回去,来的时候用了将近一个月,回去竟然只用了十二天,不过也累的够呛,简直是不能形容了。

  回去后,只喘了一口气,就立刻cao持起来。

  家里有了付氏,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外面虽然有叶二老爷和叶承修,但是里面却要jiāo代给付氏。

  付氏心道,幸亏那嫁妆都给四娘准备好了,这嫁妆是一大半的事qíng,剩下的无非是吃吃喝喝,和礼数上的事儿了。

  她也办过好几次婚礼,这个就是熟练的不得了。

  杨氏自然又去静养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不能出事,也不适合cao劳。

  叶四娘这就什么都不能管了,只能在家里乖乖的当待嫁新娘。

  这期间,和她关系好的都上门添妆,这是姑娘们,那些和叶家有jiāoqíng的人,也会陆陆续续的给叶四娘添妆,不管是什么,以后都要归在嫁妆里带过去的。

  而在这成亲前,叶四娘没有见过司徒政一面,听三哥说,如今他还时常被皇上叫到宫里去,商量事qíng,也是忙碌的不得了。

  估计也就是成婚的时候,能闲下来。

  叶四娘真的觉得自己成个亲,跟打仗一样,急的不得了。

  这一转眼,嫁妆和自己住的院子里的东西大部分都被抬走了。

  外面送嫁妆的如何热闹,叶四娘不知道,反正她知道自己的嫁妆不会少,况且,她还有那些额外的收入,现在都有快二十万两了。太后和皇后赏赐的东西,肯定在嫁妆里面成了第一抬和第二抬。

  ++++++++++++++++

  作者有话要说:

  封建王朝,一般统治的时间也就顶多几百年,夏商周的时候,一个朝代都有七八百年,人的思想一直在进步啊

  不过,俺发现,战乱的时间在这中间掺杂,也用了将近差不多一半的时间。

  特别是汉朝后,三国,东西晋,然后就南北朝,之后隋朝也就两代,最后才是唐朝出现,和平时代才真正的到来。

  ☆、第233章妯娌这个话题啊

  至于别人的添妆,估计也有好几十抬了,然后他们家自己的,这样算下来,一百多抬不成问题。

  不怕别人眼红,虽然才出了那宝藏的谣言没有多久,可是叶二老爷和付氏觉得女儿嫁人是一辈子的事儿,怎么能因为怕别人猜疑,就有意的压着女儿的嫁妆?

  让她以后抬不起头来?这种事儿,他们夫妻两个绝对不能做。

  就要风风光光的嫁女儿,更何况,这可是太后赐婚的,更不能马虎。

  “你婆婆通qíng达理,让人把嫁妆直接送到了你们以后住的那院子里去了,免得还要搬来搬去,给你们惹麻烦了。”付氏对叶四娘说道。

  秦氏真的是个很通qíng达理的人,想着小儿子和小儿媳妇在家里住不了多久,何必那样呢?

  “你婆婆跟我说,这次的婚事,他们委屈你了,让你可以回来娘家住一段日子,你怎么想的?”

  秦氏估计也知道司徒政成亲了,就要出发了,绝对对不起儿媳妇,所以才说这样的事qíng。

  不过叶四娘到:“婆婆对我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就觉得理所应当,娘,我还是住在婆家吧。”

  “好,你这样想,很好,也不是娘不希望你回来,你是娘的女儿,娘怎么能不想你在我身边?只是你毕竟是嫁人的了,要是不住在婆家,反而住在我们家,那别人会如何议论你们婆家?凡事能为对方想,我女儿果然长大了。”

  要是四娘和二娘一样,是远离了婆家,独自上京的,那么可以在婆家多住一段日子,可是四娘的婆家明明都是在一个城里住着,你放着婆家的地方不住,跑回去娘家住,这对谁都不好。

  “那这样,你估计是很长一段日子都要住在你婆婆那边去了。”不可能是儿子要远去,让新进门的儿媳妇去别的地方单独住的道理,那样也不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