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门记_作者:李好(534)

  所以她只能当成是不明白老太太的意思。

  何况她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现在已经跟着二太太那边了,她也得为他们着想啊。

  要是老太太的要求不过分,那么她自然会说出老太太的意思,可是可想而知,老太太的要求多么的过分,绝对不是字面上的照顾和字面上的扶持了。

  加上老太太又是长辈,年纪又大了,还生病成这样,如果她真的说出来,二老爷和四姑娘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为难的邱妈妈就自己自动的表示不理解了。叶二老爷和叶四娘省了多少事儿。

  老太太过了最初的阶段,剩下的就是慢慢调养了,至于调养成什么样,却肯定是不能恢复如初了。

  不过大户人家不缺伺候的人,所以绝对不会像现代有些人一样,弄得最后没有人伺候。

  毕竟这个时候的孝道还是很重要的。

  说句很现实的话,如今叶家的几位爷,不管是自己考的,还是捐官的,都是身上不大不小的有官位在身,万一老太太过世了,这就得丁忧。

  像叶二老爷,这就得丁忧三年,虽然实际上只是二十七个月,但是官场上风云突变的,谁知道这二十七个月会怎么样?

  就是小一辈的叶承修,叶承荣几个,也得守孝九个月,这都是规矩。

  出嫁的姑娘,像叶四娘这孙女辈的,也得守孝三个月,而姑太太之类的,就也要守孝九个月,没有出嫁的姑娘,像叶六娘,那也得跟孙子一样,得九个月不能婚嫁,不能穿好颜色的衣服。

  最近叶大太太正在cao办叶六娘的婚事,怎么能再等九个月呢?那样就太晚了,何况,她作为媳妇,如果老太太不在了,那就得守孝三年,这到时候给女儿办婚事,就不能大cao大办了,这对叶大太太是很不乐意看到的。

  和叶大太太一样着急的是叶三太太贾氏。她也怕老太太一下子没有了,自己长子的婚事就要推延了。

  所以等老太太病qíng稳定下来了,就开始cao办其叶承荣的婚事起来。

  好在郭家也是明事理的人家,听说了这边的qíng况,又看叶承荣确实是年纪大了起来,就答应了婚事。

  两家都开始为婚事忙碌起来,叶家三房这边准备新房的准备新房,叶三太太贾氏还经常过来请教付氏。

  付氏一看这样,就让杨氏过去帮衬几天,她也喜欢叶承荣这个侄子。

  其实说起来,三房这边得的好东西确实不少,所以给郭家小姐准备的聘礼也丝毫不逊色。

  郭家自然也不是什么小气的还要克扣女儿聘礼的人,直接变成嫁妆,又加了一倍,欢喜的贾氏直说找了个好儿媳妇。

  本来没有指望这郭家带多少嫁妆过来的,谁知道出乎意料,能不欢喜吗?

  她还想起了以前那王氏嫁过来的时候,才那么点的嫁妆,被人嘲笑呢,她可不想自己的儿媳妇也那样。

  叶四娘这边,已经是出嫁的姑娘了,所以要单独随礼了。

  她过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别人还怕把她磕着碰着了,只到时候去吃酒席就是。

  不过司徒政作为叶承荣的妹夫,迎亲的时候,是需要帮忙的。

  有这样一位侯爷出面帮着迎亲,不管男女双方都是很有面子的事儿。

  司徒政对叶四娘这边的亲戚,只要是关系好的,都会很给面子的。

  贾氏心里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有这样一位侄女婿,他们倍儿有面子,担心的是,这位太出色了,是不是把自己儿子的风光给夺去了?

  只是到底是高兴占了上风,再说她也没有那个胆子拒绝呢。

  到了成亲的那天,叶四娘被安排在了一个清静的房间,这次贾家的几个姑娘也来了,好像以前因为叶三老爷而闹出的隔阂一下子就没有了一样。

  不过贾氏心里有没有把这疙瘩消失了,大家谁都不知道。

  贾家有个进入国子监的兄弟,现在秀才已经通过了,如今也正在找亲事。

  贾家的舅母过来这边,对叶四娘神色很是恭敬,因为今天过来的人中间,也就是叶四娘的品级最高了。

  叶家三房因为叶三老爷的原因,来往的人都不算多。

  搬出来这里,和这边的邻居也不算热qíng。叶家这边的亲戚反而过来随礼的多。

  主要都是看在叶家二房的面子上,因为叶家二房这次都过来了,女儿女婿没有一个拉下,说明人家很看中这个侄子的婚事。

  没看到连镇西侯都过来迎亲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