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仗局属于二十四衙门之一,虽然说掌握的是军备方面的东西,但归根到底还是伺候皇帝的,属于皇帝私有财产的一部分。所以这方面的变动调配,皇帝可以直接发中旨而不必经过内阁。
当下便让张东远拟了圣旨,直接送到兵仗局去,让他们选派人手,前往秦州。同时要求秦州当地的官府配合工作,征发民夫建造弓箭厂,秦州本地出产的铁也全都送往弓箭厂,不必转运来京。
等到消息传出去时,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且不论兵仗局的掌印太监接到旨意之后生出多少揣测,对平安又多少怀疑,但平安本人,已经开始打包东西,打算前往秦州了。
直到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好像还有件事儿没做。
对着眼前沉着脸的小全,平安只好绞尽脑汁,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靠谱的理由来打发了他。
他忘了把这事儿跟赵璇那边通个气了,现在兴师问罪的人上门,平安也十分头痛。
主要还是因为他实在是没将赵璇的事放在心上,忽悠着他们将标准化的事儿都给忽略过去,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战争上之后,就把这件事给抛诸脑后了。
临时找理由让平安十分苦恼。
说自己不知道,全是上头的意思?赵璇不可能查不出来这件事是皇帝亲自gān预的,就算皇帝看重平安的能力好了,这件事没有人在他面前提,他能想到吗?这个理由根本说不通。
说自己是替赵璇做事?可是提前半分消息都没有透露,谁会相信?
最后平安只能gān巴巴的道,“我是打算给殿下一个惊喜。免得提前说了,事qíng却办不成,面上不好看。谁料竟真的成了。”
小全勉qiáng接受了这个解释,但是又道,“殿下要见你,这话你自己同他说吧。”
……天要亡我。
但拒绝见赵璇也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平安如果要走,赵璇肯定要表态,否则怎么能够放心呢?
于是下午平安再次去见了赵璇。
令他惊讶的是,赵璇竟没有因此而质问他。相反,态度可称得上和颜悦色,比之上一次见面,亲近了许多。甚至在平安进门的时候,赵璇已经等在了雅间里,还在平安行礼的时候亲自走过来携了他的手,含笑道,“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多礼?”
第92章明争暗斗塞人来
赵璇一句都没有提兵仗局的事,平安也就当做不知道,气氛一时倒是十分和谐。
平心而论,赵璇本人的确是很有人格魅力的。如果平安是个普通的小太监,肯定会被他的这种姿态所打动。可惜平安的心早就偏了,所以怎么看怎么觉得他的这种姿态不过是是作秀和伪装。
比如不管他的态度再怎么和悦,都无法掩饰他并不信任平安这个事实,具体体现在,他要求平安前往秦州的时候,要带上小全。
表面上说是怕平安身边没人可用,让小全跟着打打下手,实际上,恐怕是不信任平安,想让自己的人cha手秦州分部。
在平安事前设想的几种qíng况之中,这已经算是比较客气的一种了。所以他十分慡快的答应,倒是让赵璨脸色更加好看,临走时又给平安连留下了一块聚福钱庄的凭证,说是充作路费。
平安欣然收下。反正钱不怕多,而且他也的确是给过赵璇相应好处的。相较于以qíng动人或是以势压人,平安还是更喜欢这样的利益jiāo换,大家都gān脆。
第二日平安又被崔掌司叫了过去。
“平安啊,你这次的事qíng可是闹得不小。”对于平安没有跟自己通过气的事,崔掌司是有些不高兴的。他自觉不是苛刻的上司,若是平安跟他商量一番,他自然可以占据主动,在这件事qíng上拿到更多的好处。
可平安偏偏不肯按照规矩来。即便是上头有人,也难免让崔掌司不悦。
平安对此并不在意,笑着道,“这件事不是我能做主的,否则岂会不通知您?不过即便是在秦州建厂,不一样是挂在弓箭司名下吗?”
崔掌司就眯了眯眼睛,开始琢磨起来。的确,这件事对他来说只有好处,弓箭厂还是挂在弓箭司名下,等于他的权力陡然扩大了许多。况且就算提前知道,崔掌司也是不可能去秦州吃苦的,跟现在也没有什么分别。再想想平安是皇上钦点,心中那点儿不高兴立刻便消散了。
“你说得对。唉,到底是你们年轻人的想法多!我这个年纪,可没有这种冲劲啦!”既然想通了,他立刻就后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