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作者:衣青箬(313)

2016-10-12 衣青箬

  而那一边,涿州军似乎早就料到了这种qíng况似的,在赶来的途中便变换了阵势,与信州军一起,形成隐隐合围之势。

  联军首领终于稳住自己的队伍时,合围之势已成,唯有东边还有小小的fèng隙。这时候要跟大楚人硬拼,是不智之举。糙原人的特质就是来去如风,打不过自然要立刻撤退。所以收拢了一部分人手之后,他们便朝着东方冲击。

  结果两边的人似乎根本没看到他们似的,轻易就冲出来了。

  劫后余生的惊慌让这些人来不及多想,便láng狈的往前逃窜。

  但狂奔了一会儿,西戎人的首领心中忽然生出不妙的预感。再转回头去,便见身后刚刚冲出来的那个漏dòng,早就消失了!

  大楚人并不是没有能力将他们包围住,故意露出了那个破绽!

  “有诈!”他睁大了眼睛,举起手中的刀,高声喊道。这时候他们已经冲到了一处小山坡下,话音未落,转过山坡,便看见前方旌旗招展,军队整肃。最前面的一方大旗上,金线绣了一个明huáng色的“赵”字。

  赵璨正骑在马上,静静的看着他们。

  ……

  战争结束了。

  平安从始至终都站在城头上,静静的凝视着下方的战场。到最后大楚彻底占据上风,几乎是几个人一起追着一个糙原士兵砍杀。

  一开始的时候平安面对这种场面,还十分不习惯。刚刚出抚宁县的时候,他根本就不敢杀人。——说得再多,但骨子里毕竟是个守法的现代人,生在和平年代,连jī鸭鱼都是取时常买别人杀好的,何况是人?

  然而这一路走来,亲眼看到那些被劫掠一空的村子,无辜被杀的老人和小孩……平安的心也渐渐冷了下来。糙原人在大楚境内肆无忌惮,如果不能把他们都消灭掉,就会永远都是大楚的隐患。

  到现在,亲身经历了两场大战,平安竟然已经有些习惯这种环境了。人的适应能力真是可怕。

  不过,既然已经占了上风,还杀什么人?这么多俘虏,留着用处多大啊!

  平安回过神来,立刻去找西北巡抚求qíng,“大人,这些俘虏杀了多làng费?”

  “嗯?”巡抚有些惊讶的看着平安。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俘虏抓住了,要么就是回京之后,午门献俘,当着百姓们的面儿咔嚓了事。要么就是两族之间仇恨没有那么大,或者朝廷要故意做出某些姿态,那就会划出一块地盘,给这些外族人居住,希望能够用“王化”感化他们。最后才是把这些人放还。

  但是吧,这些外族人本来就桀骜,安排好住处之后,还往往会跟当地人发生冲突,很难管理。偶尔甚至还会成为其他国家的细作和内应,让人烦不胜烦。而放还,那不是纵虎归山,让他们明年又来劫掠大楚么?所以大家更倾向于杀了了事。反正不是自己人,杀了就杀了。

  平安痛心疾首,“大人,这些俘虏都是青壮年,能做多少事?朝廷每年对百姓征徭役,修河堤修路,若是用这些俘虏来做,能节省多少人力啊!”

  做苦力的职位那么多,他正愁没有人来gān活儿呢!怎么能够这样làng费资源?

  巡抚听得目瞪口呆,“可……”他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朝廷推行仁政,若是这样对待俘虏,朝中那些顽固不化的老臣和御史们又有话说了。

  朝廷对待四夷向来都是以安抚为主,不听话就打,打完了还要展示朝廷的仁慈,只要对方臣服就可以了。这种“nüè待俘虏”的事qíng,听上去可不大妙。

  平安道,“没什么可不可的,大人你想,这些事咱们大楚的百姓做得,为何外族的俘虏做不得?”

  有道理!巡抚大人被他说服了,决定暂时先把人都抓起来再说。

  不过话也要说在前头,“平安你总有惊人之语,这件事,还要你回宫之后,帮忙向陛下回禀。”他是不能开这个口的,开了这个口,在朝中的名声就坏掉了。这位巡抚大人今年才五十多岁,可不想自己的仕宦之途就到这里结束。

  平安不甚在意的道,“自然。大人放心吧,若是你不方便处置这些人,就jiāo给我好了。”

  简直是养着一群不要工资的苦力,不要白不要啊!

  城下的战事结束了之后,军队并没有立刻回来。——或者说涿州军和赵璨的联军没有进城,而是直奔北狄人所在的方向,打算一鼓作气将这些人也灭了。免得被北狄发现了端倪,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