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作者:衣青箬(351)

2016-10-12 衣青箬

  偏偏他做的还不是什么坏事,所以即便有人心里不满,也说不出什么来。

  为什么从古到今有钱人回报家乡都免不了要修桥铺路?因为这是最接近国计民生,又最能够看得到效果的地方。莫说这时候,即便到了后世,市政建设之中,修路也是重中之重。许多城市几乎每天都在修路,因为这是最容易做出来的政绩。

  所以平安做的事qíng,消息传出来之后,不少聪明人立刻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价值。只要在自己任上修了这么一条路,那就是明晃晃的政绩,这时候,若是有人要阻挡平安做成这件事,恐怕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

  平安这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多出了无数的盟友,更不知道回到了京城的田太监,处境也跟他设想的不一样。——他要cao心的不是怎么说服其他人同意平安的做法,而是要跟那些想要夺走这份好差事的人斗智斗勇,抓住这个能够让自己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没错,现在不止皇宫里,就是朝堂上也有不少人紧盯着这件事。甚至几位宰相已经为这件事吵了好几次,然后联合起来像皇帝施加压力,希望他能够开口,将这件事qíngjiāo给朝廷官员去办。

  至于司礼监这边,自然也要努力帮助田太监保住已经落到了手里的东西。他们和朝臣的关系本来就很微妙,如今两边的气氛越发紧张了。

  这件事,已经彻底脱离了平安的掌控,变成了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让朝中所有消息灵通的官员都忍不住瞩目。

  之所以还未完全爆发出来,不过是所有人都在等平安回到京城罢了。

  【第四卷乱花渐yù迷人眼】

  第115章回京面圣解难题

  最后平安还是没能跟着大部队一起回到京城。

  毕竟京城里的人早就等得不耐烦,平安要是真的这么一路修路修到京城,恐怕这一年过去了都未必能够走得到。他自己想要用这件事qíng来造势,增加别人的信心,殊不知对于政治层面的东西来说,这些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其他人根本就不愿意等那么久。

  皇帝也不愿意。

  他的心qíng大概跟别人有点儿不同。毕竟不管平安做了多少事qíng,那也都是为了大楚和朝廷,他又不需要抢这种功劳,自己治下这样的事qíng越多,也就越能够说明他是个治世明君。

  皇帝只是有点儿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平安弄出来的水泥路。

  跟平安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这个人脑子里似乎随时随地都能够拿出许多的奇思妙想。之前的雷震子也好,现在的水泥路也好,没有亲眼看到,光是听其他人的描述,总是隔靴搔痒,让人意味不尽。

  而皇帝既然有这个特权,自然就不想等下去了。——他身为皇帝,没有第一个看到这些发明已经很不快了,何况现在连那些普通百姓都见到了,自己却偏偏还要等,皇帝焉能高兴?

  于是一声令下,让平安将工程队留在后面,自己带着少部分做实验用的水泥进京。

  平安本身的目的是造势,现在皇帝这么迫不及待的下旨让自己回京城,显然他做得很成功,或者说成功得有点儿过分了。

  饶是如此,等到平安终于回到京城时,也已经入秋了。

  打马到达城门外,平安坐在马上,看着这座陌生又熟悉的城市,心中思绪万千。不过也让他更加肯定,这一次离开京城,是做对了。

  现如今平安回想起之前自己做的那些事qíng,只觉得轻浮幼稚,带着几分不忍直视的自夸。

  那时候毕竟刚刚穿越过来,许多事qíng还并不了解,只是循着本能去做。实际上那时候的平安,虽然脑子里存的东西很多,但能够联系实际的部分却少。好在还知道低调,否则的话,说不准已经做了错事,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而出去这一趟,除了经历战争的洗礼,让他平安的xing格更加坚毅沉稳之外,还大大的增加了平安的见识让他更加明白自己所生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风土民qíng,百姓生活……这一切都是住在皇宫里不可能看见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其实这么说来,平安听同qíng皇帝的。因为身为九五之尊,要将自己的安危放在最前面,不能有任何危险,再加上要处理的政事也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有时间和机会离开皇宫。

  就是偶尔微服出宫,也只是在京城里随便走走,那还是有几十个禁卫军守在暗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