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作者:衣青箬(622)

2016-10-12 衣青箬

  看到这些人战战兢兢的模样,平安忽然有点儿明白为什么古代人那么喜欢“四夷来服”了。因为这种感觉的确是很慡,光是凭着国力就让对方敬畏不已,主动拜服,这就跟点家升级流慡文之中的主角只要王霸之气一放,小弟纳头便拜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中国古代的各个王朝,才总是像冤大头一样,只要周边小国表示臣服,前来朝拜,便立刻会给赐下许多的金银珠宝,各种好东西。

  甚至一度有许多小国年年来朝,就是冲着这些赏赐。跟大户人家的穷亲戚前来打秋风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大户们为了彰显自己的财力,或者为了博个好名声,总是来者不拒,多少都会给点儿钱粮。

  这种做法平安说不上来好不好,但是他不会采用。

  在平安生活的年代,许多中国人已经没有那么大方了。身为一个“曾经穷过”的国家,在外jiāo手段上,不再那么高高在上,该争的争,该放的放。平安自己也习惯了这种做法,所以就算这些国家真心拜服,他也没有做冤大头的意思。

  倒是彼此友好往来,互相帮助挺不错的。

  所以这一次,这些国家得到的赏赐并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各种优质粮种、种植方式以及工匠和各种手艺,给他们这些东西,远比赏赐金银好多了。

  毕竟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接待使臣的事qíng自然会有别人去做,平安只需要定下主要的基调就可以了。他现在正陪着赵璨接见已经一年多没有见过面的赵玠。

  跟去年比起来,赵玠身上已经褪去了那种少年人的青涩,变得沉稳了许多。海上风霜雨露,他看上去黑了许多,但却也壮实了。看来这一次出海前往南洋,也给他带来了许多影响。

  眼界开阔之后,会发现过去所在意的那些东西,现在似乎都不算是什么了。所以十六岁的少年现在即便站在赵璨面前,也显得十分从容不迫,丝毫没有惶恐畏惧的意思。

  “看来十一你这一年过得不错。”赵璨将他打量了一番,道。

  赵玠道,“多谢皇兄挂念,弟弟的确是过得不错。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身体,也懂得了许多从前不明白的道理。”

  以前他一直认为自己能够走的路就是那么一两条,堵死之后就没有任何办法了。但是见过了外面的世界之后,他才发现,那种想法实在是太狭隘了。

  这个世界那么大,总有他的用武之地。

  赵玠爱上了船只破开风làng的惊险,也喜欢上的榻上陌生土地时的激动人心。他发现,相较于待在国内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他更喜欢这种探险开拓的工作。好像自己的心脏每天都在激烈的跳动着,自由自在,没有任何束缚。

  “你能这样想,朕就放心了。跟朕说说你这一路的见闻。”赵璨道。

  这个见闻当然就不是写在皇楚日报上面的那些风土人qíng了。这些东西谁都能说得出来,不需要特意派遣一位皇室成员前往。赵璨想要知道的,自然是南洋的政治格局,各个国家的qíng况等等。

  赵玠显然也心知肚明。——也许他一开始不知道,但是出去之后,自然而然的就开了窍,开始注意这些东西。所以这个时候赵璨问起,他回答起来也丝毫没有滞涩,很显然早就有所准备。

  别看南洋的地方只有大楚一路之地那么大,但实际上却分裂成了许多小国,彼此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不说,每个国家国内的局势也不尽相同。所以这一说,就说了整整一下午。

  平安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大致有了一个轮廓之后,便离开了。赵璨要跟赵玠说话,其他事qíng也需要有人处理,不能让朝臣们一直等在外面。他自然要出去将他能做主的事qíng都安排好了。

  等到再回来时,谈话已经告一段落,赵璨正道,“朝堂上一大摊子的事qíng,朕实在是走不开。你能代替朕出去走走看看,倒也不错。”

  说到这里,见平安进来,他便招手让他过去,又对赵玠道,“朕费了那么多的功夫训练海军,又让你到那边去,自然不是只为了去一趟南洋。实际上你应该也知道了,从南洋往南,还有无尽的海域。海域对面会有新的陆地,听说一路往前走,还会遇到许多国家,甚至还有未开化的民族,这才是朕的目标。具体的事qíng,让平安跟你说吧。”

  平安就接过了话题,换赵璨出去处理那些他不能做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