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作者:衣青箬(676)

2016-10-12 衣青箬

  这个政策,本来就是为了帮助那些有心获得自由的人。

  何况朝廷颁布新政,从来也没有哪一项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来进行的,更不可能他们说不愿意,这政策就消失了。

  再说,按照平安的想法,就算是形式主义,但是首先得有那么一个形式。

  有和没有,差别是很大的。现在这些奴仆们自然是心甘qíng愿留在主人家家里,那是因为他们的眼界就那么宽,而且多年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他们的孩子,却未必还是如此。

  将来普通百姓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没有那么多苛捐杂税,甚至没有徭役。原本安身立命的难题消失,眼看别人不做奴婢也能过得很好,谁又会愿意一生都cao控于他人之手?

  当然,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实际上都不乏那种愿意依附在权贵门下,省却自己数十年劳碌之工,走捷径的人。那些人,就是平安和赵璨帮不了的。

  他们所能做的,就是让大家拥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不管是选择留下,还是选择离开,这是他们的权利。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在朝臣们消极抵抗,不愿意制定具体的细则时,报纸上也正在大打嘴仗。

  除了官报之外,民间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报,实际上都cao持在这些士绅手中。他们要是想说点儿什么,自然也能在报纸上开口。这种方法倒比从前直接闹上衙门更斯文些,也得到了这些人的拥护。

  所以他们专门跟官报唱反调,那边说这政策有多好,这边就分析其不合理xing,非要朝廷给出个解释来。

  不过实际上,许多东西都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讨论的。越是有体面的人,就越是要维持表面的平和。就是从前没有这种说法的时候,有些标榜慈善的人家,也会许诺仆人们有功劳之后可以自赎自身。可见对于自由,也不是所有人都不看重。

  既然如此,现在就不能直接说这个政策不对不好。

  所以实际上,他们真正能够说的论点,也就是朝廷不能夺走他们的私产。毕竟从前的大楚律规定了这些人是属于他们的,他们买的时候也是合法的,现在一句话就要他们损失大笔财产也说不过去。

  他们自以为抓住了漏dòng,能够威bī朝廷取消这样的政策,却没想到,这个局面就是赵璨想要看到的。

  这些人都跳出来之后,一并解决掉,总比到时候他们无穷无尽的冒出来找麻烦要好。

  而且针对他们提出的这个问题,赵璨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既然仆人们都有身价,那就要求他们到时候签订一定年限的雇佣合同来抵消这部分身价银子就可以了。就像现在一部分奴仆也会在主人开恩的时候上jiāo身价银子自赎其身。

  如果实在不同意也行,那就现在这些奴仆仍旧保留奴籍,但是以后就不会有奴籍存在了,需要新的仆人,就只能签订合同雇佣平民。

  他已经退让一步,对方自然不可能继续咄咄bī人。眼见这个政策是不可能取消了,也只好答应。反正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可以cao作,未必就真的要一切按照赵璨的意思来嘛!

  赵璨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不过就算是表面的和谐,对他来说也很重要。至少说明政策实施下去了。既然是经过朝廷同意颁发,得到所有人认同的政策,那么将来自然也就有了光明正大调查的机会。到时候查出来的不法之事和漏dòng,再予以惩戒和弥补,自然就能渐渐将之导上正轨了。

  这一切看似容易,但是从开始谋划到真正的施行下去,总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而且还只是有了个花架子,执行度还要大打折扣。可见一旦政策牵扯到了士绅阶层的利益,要贯彻执行下去有多么困难。

  不过,对赵璨和平安来说,这已经是个很好的开头了。他们本来以为会遭遇剧烈的抵抗。

  大概这也是因为赵璨才收拾了吴旭之,余威犹在,所以他们暂时还不敢有什么动作吧?

  借着这个机会,赵璨又颁发了一个看似很不起眼的补充调理,那就是户籍登记。既然要取消奴籍,那么有许多人的户籍自然就只能重新登记了。

  那些取得了良民户籍的人要去登记修改,那些被保留下来,成为贵族家奴的人的奴籍,也必须重新登记一次。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家中不会不知不觉就多出一些人来。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理由。而实际上,赵璨和平安是要借助这一次机会,进行一次初步的人口清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