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作者:衣青箬(691)

2016-10-12 衣青箬

  况且平安也必须承认,因为对方跟赵璨没有父子血缘的维系,本身就比较疏远,如果再用这种竞争的方式来挑选的话。继承人或许会合格,但是肯定也没什么感qíng。

  虽说身后事这种东西,不过是活人的安慰,对死者来说未必能够知晓。就像平安现在虽然活着,但对自己上辈子的结局,却是不甚了了。而且既然有了新生,也就不太愿意去想所谓的从前。

  不过皇帝跟普通人不一样,那是会被写在史书上,被后世人反复研究的。既然如此,平安就不希望赵璨身上有任何可以被人诟病的地方。身后凄凉说起来不是赵璨自己能控制的,但只要挑选继承人的时候谨慎一点,也未尝不可避免。

  不需要他对赵璨有多少感qíng,至少不会在赵璨死后有什么不敬就够了。

  所以平安宁可在挑选之前谨慎一些,确定了人选之后,就倾力培养他。

  说到底,这世上的确有人天生就聪明颖悟,也有人在智力上比较弱势,但这些都是极少数的qíng况。剩下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你不能指望自己一找就找到个天才,但就算是普通人,只要花费功夫教导,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差。

  有句话说时势造英雄,这世上能够取得很高成就的人,未必人人都是万中无一的天才。有时候普通人有了机遇,能够做到的不会比任何人差。

  何况赵璨要选的也不是天才,只需要能够守成,将他跟平安创下来的这一片江山守住就可以了。如果太有能力了,反而要担心他到时候生出了自己的想法,朝令夕改最后将新政给彻底废掉呢。

  所以在这件事qíng上,平安跟赵璨达成了共识。

  不过对于怎么挑人,挑谁,平安就不打算cha手了。人所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他不是赵璨,不知道当皇帝需要些什么,就算想要提意见,多半也只是捣乱。

  现在看来,赵璨虽然平日里从没有提过,却一直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看他现在挑选的劲头,应该是很认真的。

  果然等到看完了上书房那边拿回来的各种功课之后,赵璨便开始频频出现在上书房,考校这些宗室子弟的学业了。偶尔政务忙完之后,他也会召见其中一些人。

  这样的动静瞒不过人,不少人都已经对赵璨的这种做法有了猜测。

  到赵璨这个年纪还没有成亲的皇帝不是没有,但那多半都是特殊的qíng况。像赵璨这种早早就登基的,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如果说之前朝臣们还曾经想过要让赵璨接受这种安排,那么现在,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

  皇帝不愿意让人议论他的后宫,他们抗不过去,只好假装看不见。虽然偶尔私底下说起来,也未免要感叹一声,但也就只能口头上发发牢骚而已。

  而对于将来的事qíng,也不是没有人猜测过要怎么解决。

  其实宗室入继是很容易猜到的。不过赵璨什么时候会开始行动,又会怎么选人,就不是他们能够猜到的了。

  其中一部分人觉得根本不需要cao心,等到赵璨年纪大了jīng力不济了,再挑选优秀的宗室子弟就可以了。另一部分人则觉得,趁着现在赵璨还年轻,直接抱养个小婴儿,自己养大的自然更满意。

  前者认为婴儿看不出良莠,万一选错了人到时候就算想改都很麻烦。后者则觉得不是从小作为储君来培养,在许多方面肯定有所欠缺。赵璨那里还没有什么意见呢,他们已经彼此争论不休了。

  好在这种争论只是私底下,并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所以赵璨只当是不知qíng。

  所以现在,赵璨这边才有了一点动静,大臣们已经开始议论纷纷了。

  就连宗室也为此激动起来。他们原本觉得赵璨让自家孩子入宫读书的做法太过霸道,这时候却巴不得他更霸道些,直接选中自家孩子,留在宫里别回来了。

  平安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一个女人小时候的梦想是要做总统,长大后知道不可能了,所以梦想就变成嫁给总统,等嫁人生子,人到中年,便又开始梦想自己能生出个总统。

  人的一生之中,理想跟现实的差距,不外如是。

  这些宗室子弟,年幼时也未曾没有因为自己天潢贵胄的身份骄傲过,希望能够得到机会,建立一番功业。不过年纪渐长,他们便都慢慢明白了,根本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机会。个人的能力所限不说,皇帝也绝不会允许这种qíng况出现。如此浑浑噩噩的锅了半生,如今自然就将一切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