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1061)

  竟然是一锭银元!当然是太平通宝的银元!

  这的确是最好的回礼,也是对她们赴宴的最好答谢。沈俞氏设宴表达的意思,尽在这银元中了。

  沈俞氏设宴,遍请了岭南道五品以上的官员夫人。

  沈俞氏作为主人家,应酬的功力是非同一般的,让每一个官员夫人都感到了亲切和热qíng。还有长袖善舞的沈安氏,细心察觉到了每一个官员夫人的心理,适时和她们喝酒、提话题,jiāo谈声一直都没有停过。

  那一晚,曲江边的庭院热闹非常,虽则非觥筹jiāo错,却也其乐融融。

  这岭南道的官场夫人,有几个是愚笨之人?她们深居内宅,当然从前院丈夫的口中,知道沈家如今的地位和意义。

  那是超越岭南道所有官员的存在。而作为沈家内宅之主沈俞氏,她们当然给了十足的尊敬。

  当她们见到沈俞氏的回礼,脸色的笑意微凝。这个回礼,是什么意思,她们十分清楚。尤其在心腹管事娘子探听到,沈家的下人仆从领到的月钱,都是太平通宝时,她们更确定了沈俞氏的意思。

  有不少眉眼通透的官员夫人,很快就召集了家中的管事和仆从们,将他们的月钱,由大永钱币换成了太平通宝。

  上行下效,这四个字实在是真理。岭南道六、七品的官员夫人,不用怎么查探,就知道岭南道上层官员夫人的风向,她们思来想去,当然也是照做了。

  于是,和这些官员家有往来的菜贩、ròu贩等商人小贩,都发现这些官员之家,使用的是太平通宝了。

  而且这些官员之家的管事也说话了:要结算,只能用太平通宝,不然,就换另外的小贩。——开玩笑,这些小贩最大的顾客,就是这些官员之家了,不用太平通宝,那不就等于是自己倒米吗?

  就这样,从上到下,一层影响着一层,太平通宝在小贩、百姓这些最底层的百姓眼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了;他们使用太平通宝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

  江成海他们苦恼的事qíng,终于有曙光了。

  第五百三十章缓称王

  因有沈俞氏、沈胡氏等内宅妇人的帮忙,太平通宝在日常用钱这一方面,已卓见成效。

  菜贩、ròu贩等小贩,都开始习惯用刻有太平通宝字样的铜钱jiāo易了,让江成海等的人少cao了很多心。

  至于大额的jiāo易那里就更不用担心了,有胡氏安和堂和千秋钱庄在,太平通宝的信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很快,胡氏安和堂和西宁到杨家的第一笔药材jiāo易,就是用太平通宝结算的;同时,千秋钱庄对素有往来的客户说:以后,只要是在千秋钱庄做的抵押,都会用太平通宝来jiāo易;如果用大永钱币,千秋钱庄一律不承认。

  岭南道商人的嗅觉,其实要比官场的人,还要敏锐得多。他们知道太平通宝的影响,也预测到了它们以后的巨大作用。对商人而言,钱币的信用其实是和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见到了沈家起兵之后的局势,岭南道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沈家先是打败招讨司,然后完成对军队的改制,大商人们心中也知道,太平通宝取代大有钱币是迟早的事qíng。

  做生意,是早一步要比迟一步好,谁最先适应局势的,谁就能赚大钱,这是最浅显的道理。所以,大商人也默认了以后的大宗jiāo易,都会使用太平通宝。

  既然大宗jiāo易和日常用钱,都已经在使用了太平通宝。实际上来说,大永钱币已经在岭南道这里,丧失了生命力。因此,也就退出了流通市场,远离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大永钱币,才完全从岭南道消失。

  且说,沈华善和沈则敬在看到第二步改制顺利完成,心里松了一口气。钱银之事,关系民生局势,是绝对轻忽不得的。

  当军队改制、钱币变换在逐步推进的时候,一个更加迫切的问题,就摆在了沈华善和沈则敬前面。

  那就是,禁卫军何处何从?

  禁卫军的去向,其实就是沈家的去向。沈家已经起兵,走到了这一步,必定要迈开步子,踏进争势力、争天下的路程,让天下人都知道、认同沈家,才是他们要做的。如今,沈家是顺着“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直入京兆,还是还怎么办?

  近三十万的军队,总不能一直蜷缩在这个地方,必定要向外拓展的。可是沈华善觉得,现在还不是直入京兆的时间,可是也不能长留岭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