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皇上,也需要人肯定的。没有什么肯定,会比他亲眼看百姓的安乐来得更有说服力。
沈庆德忽然就觉得眼中有些湿润,他张着口,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就在这均安楼上,楼内楼外有热闹的景象,一代帝师,一代明君,出现在这里。
此后,沈庆德也曾数次出现在均安楼这里,来看一看大丰的百姓和世况。
沈庆德在位的二十年间,朝廷稳定、百姓和乐,大丰一日比一日好,史称“淳德盛世”。
国泰、民安、国富、民足、国qiáng、文昌,在这个时代,只要有沈庆德这样的帝王,盛世就能出现,希望这一日能更久一些。
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
【做圣人】
元丰五年,应南图终于可以离开帝都,带着沈宁游历天下。
这一次游历,他们没有带应如登,连仆从丫鬟也不带,只身上路。从陇右道的安靖镇,到江南道的湘湖畔,再到帝都郊外的天宁寺,他们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当他们风尘仆仆回到帝都,见到应如登一副道童打扮,还摇头晃脑念着“乾上乾下,元利亨贞”的时候,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应如登已经十二岁,早就过了序齿之年,万事都有了自己的主见。去年,就是他自己要留在帝都,不愿跟着应南图和沈宁外出的。
为此,秋歌和陈成还特别留了下来,照顾应如登。
此刻,应如登的身边,还有一个七八岁大的小男孩,竖着一把木剑,站在应如登身后。这是陈成和寇色的儿子,跟在了应如登身边。
“世子是最近半个月,才跟着乐少爷学这些东西的,还……十分感兴趣。”
一旁的秋歌苦笑着,向应南图和沈宁汇报应如登的qíng况,神色十分无奈。
她说的世子,就是应如登。大丰建立之后,沈则敬对一众追随的人论功行赏。应南图因卓越贡献,被封为定国公,应如登就是定国公府的世子了。
应如登身份之显赫,当是帝都勋贵子弟第一人。父亲应南图是定国公,位列公爵第一;母亲沈宁是拥有五万户封地的定国公主,更是独一无二!
应如登凭着这两个身份,就可以荣显到终老了。更不用说,当今皇上是他的外祖父,太子是他嫡亲的舅舅,太孙又是对他照顾有加的表兄。
他想做什么,只要不是太出格,大丰帝都之内,没有他做不成的事qíng。可是如今,应南图和沈宁听见他的请求时,一时冷着脸,不知道该说什么。
“父亲,母亲,我不想再在国子监求学了,我也不想再当世子了,我要跟着三舅父去终南山!”
小小的应如登,无比正经地提出他的要求。身着道袍的他,看起来十分严肃。
三舅父,就是沈余乐。一想到沈余乐,就连经历了无数风雨的应南图,也不禁叹了口气。
沈余乐到现在也还没有成亲,不知道急坏了多少人。沈则远夫妇就不用说了,就连沈则敬也为他介绍了不少对象。
不管是什么样的姑娘,沈余乐都看不上眼,到最后甚至连相看场合都不出现了,直接跑了终南山,连给他加封的郡王称号都拒绝不受。
沈余乐在终南山开创了道场,就称之为乐道。他还在终南一带招收子弟,教授占卜星相之术,弘扬他“观星以达人,占卜以明事”的学说。
应南图夫妇离开帝都的时候,他还在终南山。怎么登儿会说跟着他去终南山?难道他回来了吗?
登儿要跟着余乐去终南山,万一……万一和他一样,以后都不成亲,那怎么办?
应如登可是他唯一的儿子,想到这个可能xing,身为父亲的应南图,脸色就有点难看。
“登儿告诉母亲,为什么想去终南山?”沈宁笑着问道,没有立刻反对,她很想知道,自己的儿子怎么就想跟着堂兄去终南山了。
比起应南图的不悦来,沈宁脸上的笑容让应如登觉得无比开心,他想了想,然后抬头,再次坚决地说道:
“孩儿不想为公为侯,也不想为官。孩儿,要做圣人!”
“啪”的一声,应南图手中握着的剑掉了下来。他的脸色僵硬,可见应如登说的话真是吓到他了!
王侯将相不要,儿子还想做圣人?!——应南图顿时凌乱了,有一万头什么马在眼前奔过。
做圣人?!圣人也可以做的吗?应南图抽了抽眉,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