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12)

  略一沉想,沈宁心下便有了计较,挽着沈俞氏的胳膊,夸张感叹道:“他们好可怜啊,京兆居,大不易,他们以何为生啊。”一副人小鬼大的样子,听得沈俞氏发笑,问道:“你怎么知道京兆居,大不易的?”

  “前些天听二叔说的啊,他不是掌管着咱家的生意庶务嘛,那天我听他唠叨几句,还说没人帮他什么的。父亲也说,自古饥肠出奇策,是不是说颜家哥哥以后会很厉害?”少女自是天真无邪,才十二岁,说出的话也让沈俞氏顿了顿。

  人在穷困微末之时,受到的恩惠和冷眼,点滴都会在心头,也会在此后人生随着经历的增多而逐渐被放大,也不可或忘。我虽不求他记恩,不过他们孤寡两个人,确也凄苦,还是要为人为到底才行,沈俞氏心里有了这个想法。

  等到晚上,沈则敬是在她房里宿下了。夫妻两人说说家人孩子的,气氛也颇为融洽。不同当年少时夫妻的柔qíng蜜意,这些年相濡以沫走下来,又有五个儿女的牵挂萦绕,这些经过时间的积累,反而使得两个人的感qíng更为深厚。

  沈俞氏向沈则敬说了此事,道:“想必李姨娘也向你说过了,我看孩子,也是可怜的,听说在商事上还有几分天赋,不如把他放到二叔那里谋个差事?听宁儿提出她二叔那里最近也缺人手,能帮忙跑跑腿也是好的。”

  沈则敬听到这,觉得沈俞氏思虑得很是周详,对待妾室很厚道,连好处都为她们谋划了。他当下就满意回答道:“这样的小事,你安排就好了,这样安排很好。”这样一个贤妻,是他沈则敬之福了,此后对沈俞氏越发爱重,这是后话了。

  第六章铺势

  过了几天,颜商就被安排到沈则远身边了,跟他学习处理庶务,学习经商之道。沈家几代积累,虽然主要庶务还在杭州祖宅那里由沈得善打理,但是随着沈华善任工部尚书,现在又有沈则敬任考功司郎中,加上在国子监的沈则儒等人,京兆这一块的杂务,越来越重要了。人qíng往来,官员打点,都来源于庶务收益,反过来,沈华善、沈则敬等人为官,又为沈家的庶务护航,这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事qíng,也可以说这也是一族繁荣之基,所以沈家每一辈每一房,都会有一个人来总理这些庶务,半点马虎不得。

  沈则远发现颜商这个少年虽然是大嫂推荐来的,为人却颇懂进退,而且在商事上有过人的天分,对他也很满意,所以也喜欢把他带在身边,打算是当弟子来带了。就这样,颜商先是因为沈俞氏,后又因为沈则远,一直对沈家很是感激和亲近。

  沈宁很快就知道了颜商跟随在沈则远身边了,不消说,这肯定是母亲的手笔。母亲,你的善心,必有回报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瓠一瓢,皆有因数。沈宁相信,就仅凭着母亲这点善心,这一世,老天也不会让沈家重蹈覆辙的。

  日子寻常过。这一日,沈宁向沈俞氏请安过后,便回了自己院子,看到院子里竟然有些吵杂声,柳妈正对着chūn诗、夏词他们在说着什么,神qíng有些怒意,丫鬟们低着头,也没有说什么,明显是谁犯了什么错啊。

  柳妈看见沈宁回来了,便把事qíng对沈宁说了,沈宁这才知道是什么事qíng。原来这些天沈宁很喜欢阳光,于是便让人把刺绣棚子等搬到了院中央,既可晒太阳又不耽误绣功,一举两得。柳妈之所以这样生气,是因为那副沈宁即将绣好的chūn戏图被院中小鸟在上面拉了几泡屎尿,就这样毁了,一追问,丫鬟却说谁都没有看见,又推说以为是其他人看着呢,去gān了别的事了,白白làng费了沈宁多日的辛苦。

  沈宁听清楚始末,上前挽着柳妈的手:“嬷嬷别气了,都是宁儿的错,是我非要在院子里摆那棚子的……”,嘴上虽这么说,却是打算要开始做一件早就应该做的事qíng了,这些天都没有得闲,现在可以撒开手去做了。

  于是她拉着怒气渐消的柳妈,往房间里走去,对随伺身边的chūn诗道:“你去把夏词几个也叫进来吧,我有事对你们说。”

  夏词她们几个都进来了,对沈宁行了礼,几个人都觉得不太好意思,面色也怏怏,以为沈叫她们来,是说刚刚那刺绣被污的事。

  沈宁让柳妈坐下,然后看着这四个大丫鬟,百感jiāo集。她们都是十四岁年纪,从八岁就开始在她身边了,服侍她、陪伴她,和她一起成长;支持她、保护她,和她一起进宫,最后也是因为她,在那么年轻的时候生命就已经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