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163)

  沈宁和沈宓等七个小姑娘穿过了翠湖,在俞妈妈的带领下,来到思过处旁边的一处幽静院落,上面挂着“鉴华堂”三个大字,旁边还挂着一幅对联:华堂胜境霜浓风林秀问秋功几重?

  鉴衡旧事道艰跬步直答人心千钧。

  所谓女族学,就是在沈家后院开辟了一处院落,将沈家姑娘集中起来,由延请的师傅统一教导技艺才能,这鉴华堂,就是她们要上课的地方。而具体教些什么,沈宁等人都不清楚,只能等着即将上课的时候解惑。

  看着这幽静的鉴华堂,沈宁有些疑惑,上一世,可没有什么女族学。沈家姑娘直到出阁之前,所学的东西都是靠自己领悟和从姨娘、母亲身边学来的,也没有什么名师不名师所说。怎么这一世,父亲开设了女族学?学些什么?有什么用?沈宁实际的年龄也很大了,要是再学些琴棋书画诗酒花之类的,她觉得真没意思。

  按照沈则敬的要求,这八个姑娘随身丫鬟是不可进入鉴华堂里面的,于是秋歌、南枝等丫鬟就守在外面,沈宁带着几个小姑娘踏进了鉴华堂,里面已经有丫鬟婆子在侯着了,也不多,就一个婆子和两个丫鬟,看样子,是专门伺候在鉴华堂这里的,面生得紧。

  鉴华堂和沈家其他院落都是差不多的格局,两进院落,中间是正房,旁边还有许多单间,应该是书房或者琴房等。这地方大家都是第一次来,也不敢随便乱走,连一向好奇活泼的沈宛都垂着眼帘,不敢四处看。

  沈宁等人跟着婆子丫鬟,跨过了二门处的圆拱门,来到了后排的院落。一眼看过去,正房的门窗打开了,整齐地摆放着桌椅,看来这就是听课的地方了。再一看,沈则敬和一个须发全白的老人正站在房间内呢,一众小姑娘连忙给这两人行礼,恭敬安静。

  沈则敬给这八个小姑娘介绍了那位须发全白的老人:“这是你们的先生,京兆金石堂的老掌柜范老,他是你们的先生,将教授你们鉴金别玉之术,上前给先生行礼吧!”

  沈则敬的话一落,沈宁等人便觉得耳中轰轰,不可置信!金石堂她们是知道的,京兆最出名的鉴别所,对于金器玉石字画等古玩的鉴别判定,是最权威的,整个大永,几乎无人不知道!那里面的掌柜伙计,据说都长了一双火眼金睛,任何古玩字画他们都能看得出真伪,因此,金石堂的掌柜还担任官府文书的鉴定辨伪等工作。

  这样的名号,这样的技艺,沈家怎么请得动金石堂的人?

  受了礼之后,范老呵呵一笑,显得很和蔼。在行过师生之礼后,范老随后开始讲解鉴别一术的相关内容来。直至听了范老的讲解,沈宁才知道原来是她想多了。范老教授给沈家姑娘的,是最基础最简单的辨别之术,比如材质如何,造工如何等等,和金石堂的秘技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这些知识,对后宅中的姑娘来说已经足够。

  听了范老的半节课,沈宁开始猜到父亲的心思。想来课程的设置完全是根据后院当家夫人的技能来设置的啊!父亲这是,开始全面对沈家姑娘进行培训啊,看样子那模板正是自己啊。

  果然,她第二天看见给她们上课的师傅,她肯定了她的猜测。第二个给她们上课的师傅,正是二叔沈则远!他给她们上课的内容,就是讲述店铺和庄子的开支用度,如何买卖,如何获取利润,讲的正是经济庶务之事。这是后院当家夫人必备的技能之一!

  第三天,上课的师傅是沈俞氏,她讲授的是如何管家,根据溪山俞氏和吴越沈氏的经验,她主要讲述如何管理家中仆人,如何分配家中事务,如何和其他夫人jiāo际等事宜。当家夫人掌管后院,调度后院的一切人和事,这里的学问尤其大,不可能一节课就讲完,所以是每次一点一点地将这些事qíng教导给这些姑娘们。

  第四天,老师是沈则儒,他拿来舆图,给小姑娘讲授行万里路的收获。他曾出使西燕,路经江南、岭南、西宁能道,对大永的风物人qíng自然也有实际的了解,他的任务就是开阔小姑娘们的眼界,知晓天地之阔大,知晓山河之辽远。沈华善的意思是,就算是闺阁女子,眼光见解也不能只是拘于后宅之中,知晓天下人物风qíng,对后院女子来说,是好的,这有利于她们的从容气度。

  第五天,上课的老师是沈则敬,他也没有多说话,就让这些小姑娘背家谱。在整理各官家谱上,如流处发挥了重要作用,搜罗了不少京兆官员和各地大族的家谱,有厚厚的一大叠。所以这些小姑娘的任务就是背家谱,还不能让丫鬟婆子听见,只能在心里默背。至于为什么要背这些家谱,沈则敬并没有说,他只是说:“以后你们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