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169)

  流言的势头完全没有丝毫减弱,京兆百姓已经完全相信姜选将这些chūn闱试题透露给了徐、唐二人,还收受了两人的重金贿赂,因此,这两个人定会在chūn榜上有名的!

  流言如洪水如大火,席卷了整个京兆的舆论,二皇子府根本就想不出有效应对流言的办法。这种境况,和当初慈宁宫刺杀的流言传播极为相似,可是上官承佑却感觉这次危机比上次严重得多,这次涉及是chūn闱啊,涉及整个大永近万个举子啊!更重要的,涉及的是大永将来的官吏格局,能那么轻易被平息吗?

  话说魏晋度和姜出了贡院,马上就有礼部的官员向他们汇报贡院外发生的事qíng了!一听到这个消息,他们两个人的脸色就墨黑了,心里都想到:这下事qíng大!

  涉及chūn闱,分分钟都是人头落地的事qíng!更重要的是,这个流言,已经猛火燎原的态势,他们已经失去了最佳的应对时机。那该如何是好呢?

  魏晋度急得嘴上冒泡,多次询问姜选是否有其事,姜选指天指地发誓,否认了这个事qíng。

  “卑职的为人怎么样,尚书大人您也是知道的!卑职根本不可能做这样的事qíng!肯定是别人诬陷是!卑职根本就不认识什么徐世进和唐安淮!”

  “你准备好自辩折子吧。按照这等架势下去,恐怕会有朝堂官员弹劾你,早作准备为好。这事,很难说。”魏晋度紧皱眉头,语气无奈。

  姜选出了事,虽然不一定会连累他这个主考,但是礼部必定受到极大影响的。再说了,chūn闱的事qíng,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原先他是打算等皇上定了前十个名次,就可以填榜公布的,这chūn闱就可以平安度过的了,现在所有的事qíng都乱了,魏晋度心忧如焚。

  他还有一点担忧没有说出来,这次的流言,会不会演变成一场科场冤案,就像长泰十六年一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天下的举子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魏晋度不敢再想下去了。

  就在姜选和二皇子府焦头烂额的时候,随着朝堂官员对流言的不同反应,以及顺着这些反应做出的举动,使得朝廷也风起云涌,也使chūn闱流言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事qíng的走势完全超出了众人所预料的范围。

  三月初三,京兆百官早朝,魏晋度和姜选等人当然都在朝。吏部郎中华英卓上书弹劾礼部侍郎即本届chūn闱副主考姜选,弹劾他私下泄露chūn闱试题给江南举子徐世进和唐安淮,弹劾他收受徐、唐两人的重金贿赂,将流言一事直接在朝堂上捅了出来!

  华英卓此弹劾之举,就是在表明了一种态度,那就是他认为此前在京兆传播的姜选泄密的qíng况属实!不仅如此,华英卓的弹劾上书,矛头直指二皇子,认为“姜选侍郎职尔,恐无此胆,或他人授意,中乱chūn闱,以收渔利……”

  由此,本来只是“风闻”只是“流言”的所谓chūn闱泄题,从民间讨论转移到朝廷上书之上!这引起了朝廷诸官的猜疑攻讦,牵涉着朝廷各派的势力,相互争斗角力,最终,酿成了震惊朝野的chūn闱弊案!

  姜选是礼部侍郎,谁能授意他?最大的可能就是二皇子了!扰乱chūn闱,提前市恩,获取重金,这些好处难道真的是二皇子府得了去吗?这是支持华英卓的官员心中想到的。

  可是二皇子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啊,他系出名门,母族妻族都是得力的,何必要冒这样的风险?!chūn闱关乎着天下举子,关乎着大永将来,二皇子如果真的是这样做,那未免太轻率太不可思议了,怎么可能呢?看来事qíng不会如此简单。这是某些冷静的官员的想法。

  华英卓的弹劾如同一颗大石头,激dàng起朝堂的水花。一时朝堂官员都噤声,不少官员面色凝重,他们都想起了长泰十六年的科场冤案,难道,这又是一场冤案吗?皇上,又要以血腥清洗的手段来平息这一场流言吗?

  他们都低下了头,不敢看向宣政殿上高高端坐着的帝王。

  听了华英卓的弹劾,长泰帝震怒不已,下令将徐世进、唐安淮两人下狱!

  长泰帝平生最恨作弊和官员私相授受,处理起来是毫不手软的,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所以在长泰十六年,盛怒之下的他用雷霆手段处理了chūn闱之事。虽然那一年的chūn闱事件,被官员称之为科场冤案,可是长泰帝认为他们一点都不冤!胆敢拿chūn闱来耍手段,就要承担被揭发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