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则敬认为如果chūn榜再不改变,不出二十年朝廷就会有大事,但叶正纯根据近几年来长泰帝的表现和各地局势来看,不出十年,局势就会动dàng了!
大永立国已经二百多年了,对各地的统治似乎出了许多问题。南方水患,沈华善到现在还在台前治水呢;北疆动乱,三皇子那个傻蛋在北疆做的事qíng;现在又有chūn榜的事qíng,北方的兵将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如果连北方的士子都对朝廷不信任的话,那么会出现什么问题?!
北方自古就是军事重地,民风彪悍,若真的发生动乱,吟诗作赋西窗里的南方人怎么敌得过金戈铁马北岭下的北方人?到最后,必是南方人吃大亏的啊。
“朝有颠沛之忧,国有分崩之祸!”叶正纯低低地吼了一句,这句话,和沈则敬之前想的一模一样!
听到叶正纯这句话,沈则敬的脸色忍不住变了几变,看来老师的想法和自己的是一样啊!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为了安抚笼络北方的举子和百姓,南北分榜是一定要做的了,事急从权,这南北分榜不仅仅是为了解决chūn榜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科场改革,而是,为了朝政的需要!是为了平衡大永势力的需要!
这已经不仅仅是chūn榜的问题了,也不仅仅是举子bào动的问题了!而是,为了大永将来生存之基!
“南北分榜,必然要触及南方举子的利益,说不定会引起南方举子的反感,这其中的得失你要衡量清楚。六成半和三成半对比还是大了些,这里可以再想想办法。”在探讨的过程中,叶正纯提醒了沈则敬这点。
提出南北分榜,有识之士自然会一力支持,但是叶正纯担心的是那些年轻的举子,他们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当政的经历,没有预测将来危机的能力,或许,会反对这个事qíng,甚至,会对沈则敬乃至沈家有深深的怨恨,这些,都是要考虑清楚的!
沈则敬点点头,他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他提出南北分榜之策,肯定会引起一部分南方举子不满,甚至,会引起江南官员的敌视,认为他是数典忘祖的小人!可是,有些事qíng,就算知道自己一定有损失,也必须得去做,两害相权取其轻,他都已经做好准备,打算吩咐家里人近期内少些出门了。
“那好,这个折子你来上吧。这个对策,虽然会引起部分举子不满,但是皇上和臣必定是心喜的。你也可以捞捞官历。你这折子一出,保证萧厚仁看你的目光立马会像看金子一样!”叶正纯哈哈笑道,话语间尽是取笑沈则敬,想出了应对办法之后,他马上就变得不正经了。
沈则敬满头黑线:我递折子不是为了捞官历好不好!!!!
权衡再三,第二日早朝之时,沈则敬出列奏言,自陈有策可以解决chūn榜之忧。
为了解决chūn闱的事qíng,他提出南中北分榜之策,提出以京兆一带为中,以南以北划分,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士后,再统一参加殿题,并且分析出录取比例也固定在南榜55%、北榜百分之35%、中榜10%为宜。
“综上所述,臣以为,南北分榜,势在必行!势亦可行!请皇上圣裁!”
至此,沈则敬正式提出了南北中分榜取士的做法,引起了朝堂的一片震动。
朝臣哗然,长泰沉默,南北中分榜取士?朝臣们还没等到长泰帝发表,就开始在大殿之上私底下讨论起来,这个可是大事啊!这怎么可以?
大永二百多年的chūn闱可从未听说过什么南北中分榜取士的事qíng啊,这样一来,北方举子就有上位的机会了,这样对南方的举子不公平啊。——这是一部分官员的想法。
沈则敬的话语一说完,在其他朝臣轰然长泰帝沉默的qíng况下,萧厚仁、叶正纯、魏晋度和龚如熙已经迅速作出了反应:他们都出列附议,认为沈则敬的建议实是不可多得的良策,这策不仅解决了当前的chūn榜纷争,还对大永朝廷的长治久安有重要的意义,请长泰帝允许分榜取士!
赞同南北分榜取士!——这是chūn闱主考、副主考们的看法,今天早朝之前,叶正纯就和他们通过气了,难得沈则敬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必须要支持的,不然,大家就等着蹲大狱吧!
很快,中书令韦景曜和门下侍中申科也出列附议,认为沈则敬的提法的确是良策,请长泰帝允许执行。——这两个人的反应何等迅猛,他们很快就想明白了,南北分榜是势在必行的了,不然南北的冲突越演越烈,长此下去,大永将来危矣!——这是长泰帝是最不愿意看见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