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199)

  “殿下不必忧虑,盛极必衰,二皇子府最近太过顺遂了,必定遭人嫉恨,我们只要等着就可以了。”他劝说道,想必礼部一定还有二皇子的人,不然二皇子不可能这么快就探听到换掉太子妃的消息,上演了慈宁宫痛哭那一幕,这下棋差一着,只好另外再找机会了。

  太后崩的消息虽然还没有正式颁诏天下,但京兆各官员都知道这个事qíng了的,所有人家都在准备服丧事宜,粗麻布、白灯笼、白烛等丧葬用品一下子变得极为畅销,价格都比平时贵了几倍!沈俞氏因为早就做好了准备,这些用品贵不贵,她也不在乎了,倒是沈胡氏和李、何两个姨娘暗暗感叹沈俞氏这个当家主母的厉害。

  针线房的奴婢们已将孝服fèng好了,现在就等宫里的旨意了,什么时候开始服丧什么时候进宫哭灵等,都是要等礼部筹备好才行,还好沈家也没有什么喜事相冲,因此沈俞氏专心听候消息。

  五月十七,皇后和德妃亲自为太后合敛,于巳时完成小敛仪式。

  五月二十,大敛,停灵于慈宁宫正殿,为时七天,全宫缟素,颁诏天下。

  五月二十这天,京兆所有人家门前都挂起了白灯笼、支起了白幡,所有人都穿上了粗麻布的孝服,甚至还有不少人自发跪拜在始伏大街、景泰大街、祥和大街等街口哀悼哭丧,整个京兆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息,万民同悲。

  沈俞氏在五月二十接到了进宫哭灵的旨意,上令京兆官员、有诰命的夫人于五月二十三这天进宫哭灵,为时三天。少府监还统一给各官员、各夫人发放了孝服等东西。沈俞氏接到通知后,再次叮嘱了沈安氏看管好后院事务,又唤来几个儿女叮嘱了一番,她连沈宁几个小姑娘的课都停了,吩咐在她和沈则敬进宫哭灵期间,各院闭门不得外出,有什么要办的,等他们哭灵回来再说。

  进宫哭灵是件很辛苦的事qíng,得连续跪上三天三夜,中间也只能简单进点茶水、米饼,还要时不时流眼泪,加上现在又将近六月了,天气开始炎热,说哭灵是煎熬也不为过。

  听说当年惠和帝大行之时,有不少进宫哭灵的官员夫人都是被抬出来的。沈宁有些担心沈俞氏的身体,毕竟不是十八廿二岁的年轻人了,她不知道沈俞氏的身体是否捱得住,只可惜她不能代替母亲前去,只得吩咐夏词蒋老参切了片,用fèng了棉花和绿茶的荷包装着,让沈俞氏瞅准机会偷偷含上几片。

  沈俞氏感叹女儿就是贴身小棉袄,拿了那荷包来一看,见也是纯白的颜色,仔细一闻,竟然也闻不到什么参味,看来这的确不会引起别人注意,便决定带着它进宫了。

  根据礼部的安排,沈俞氏和其他诰命夫人跟着女官来到了慈宁宫,里面已经有不少人在跪拜哭泣了,这些都是皇子皇孙皇妃及皇室宗亲,他们更加辛苦。在太后停灵七天里,要哭灵七天,这些都是大永丧葬规矩,身在皇家,更是要严格遵守,以恪典范。这些诰命夫人和朝廷官员跪在皇室宗亲的后面,分左右两边也开始跪下哭灵了,整个皇城一片哀声。

  这几天太阳都很猛,慈宁宫正殿都摆满了冰盘,那一盘盘融化的冰水虽然也端了出来放在哭灵的官员前面,却没有多大的作用,不少人感觉越来越难熬,慈宁宫哭声早小了下去,偶尔还听见一两声呜咽,大家都在祈求着时日早些过去。

  到了五月二十六,沈俞氏暗自松了一口气,再坚持一天就可以了,因为有参片的支持,她虽然面色憔悴,jīng神却还好,其他官员夫人就不太支撑得住了,韦老太君昨天就熬不住晕了过去,今早申科的夫人也晕了过去,在场不少官员夫人都面色苍白,看样子也是在勉qiáng支撑了。

  忽然,沈俞氏听见一个惊慌的童音在尖叫:“血,血啊!”紧接着,前面跪着的皇室宗亲们起了一阵骚动,乱哄哄的,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qíng,只听得有人在高声呼唤:“快传太医,快转太医!”

  其实太医就在慈宁宫跪拜着,当下,孙伯扬站了起来,巍颤颤地去了前面,只见七公主神色惊慌地指着她前面的一滩血,那血还在汩汩而下,越积越多,前面跪着的,正是二皇子妃陈婉柔,旁边还有同样惊慌失措的二皇子上官承佑。

  孙伯扬大惊,正想说什么,却见陈婉柔已经软软地倒在了地上,双目紧闭,面色死白,医者父母心,孙伯扬也顾不得场合,连忙大声呼叫:“不好,皇子妃小产了,赶紧抬下去,赶紧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