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官长治心目中,皇权加qiáng是必须的,如果连下个诏书也要被封驳回来的话,那还算什么天子?如果身为帝王还有受这诸多限制,那还算什么所有人之上?
为君者,首先要qiáng调的就是君权皇权的至高无上,不然怎么治理一个国家?这个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吕务厚胆敢三番四次地封驳父皇的诏书?!他这是活该!
事实上,还是太便宜吕务厚了,还加封其为从四品中大夫!这样的官员,可以算得上是乱臣贼子了!上官长治恨恨地想道。
在加qiáng皇权这一点上,上官长治的想法和长泰帝是一致的。所以他认为吕务厚是应该死了,这样的官员,留着,除了添心烦,无甚用处。
至于皇权加qiáng之后的某些不好影响,他也想到了,但是他认为这完全是可控的。大永国泰民安,上官皇族人心所向,绝对不会出现安纣帝执政时的局面。
廷杖的事qíng,在沈华善和沈则敬的心里留下了悲愤的qíng绪,不知不觉间,这种悲愤的qíng绪也影响着沈家众人。
沈宁和沈余宏等沈家人就不用说了,和沈家有密切往来的人也都渐渐知道了长泰帝心思。
皇上竟然想做独夫?!这是他们心里不断反刍的问题,甚至,他们对长泰帝也有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不满之心,比如供职集贤殿的楼盛怀和古文澜,又比如户部员外郎张澍。
但这些人都是口风甚密的人,这样的心思大逆不道,他们自己也暗自心惊,只得将它们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的角落里,连自己的也不敢细思。
时间是神奇的,藏得隐秘的心思有可能被人遗忘了,也有可能发酵膨胀,至越来越清晰,或许楼盛怀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们以后不得不直面这样的心思。——当然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只说这当下,一连数天,沈华善和沈则敬的心qíng无比沉重和悲愤。就连沈家发生的一件喜事,也不能使得他们的心qíng稍有好转。
话说,沈家的这件喜事,和沈余乐有关。在沈余乐在京华楼见完君复乐之后,君复乐很快就给沈华善递了话:“可为八品主事。”
这句话,经由沈华善,传到了沈则远和沈胡氏的耳中。
儿子将入司天台任职,就任八品的主事,对于沈则远和沈胡氏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自从他们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脸上的笑意就没有停过。
他们现在相信,儿子之前说的那些话,都是有根由的,他不仅仅是神神叨叨了,他是个有本事的,不然司天监大人也不会看中他,点名让他进入司天台!
虽然只是个八品的官职,但是沈则远和沈胡氏来说,已经十分满意了。他们原先一直为沈余乐担忧,你说这文武皆不成,还整天占啊卜啊的,将来怎么办?现在好了,他们放心了。
司天台的八品主事,那可是正经官职,是享受朝廷俸禄的啊!以后这个儿子,有着落了,他们另外一半的心,就只须担忧他的婚事就可以了!
沈华善虽然知道君复乐对自己的孙儿很满意,可是没有想到君复乐这么痛快这么轻易就让沈余乐入司天台了,而且手脚还这么快!
短短几天,沈余乐就从一个白丁变成司天台的官员了!而且,沈余乐的官职任命等事全是君复乐一手搞定了,根本就不用沈华善费什么心思。
这说明,君复乐对孙儿不是一般的看重!身为祖父的沈华善,是为沈余乐感到高兴的,可是想到廷杖的事qíng,沈华善的心qíng又低了下来。
时间,其实不会因为一个人心qíng的高扬或低沉而改变轨迹。几天后,沈余乐接到去司天台的任命书了——君复乐的动作不是一般的快!
对于去司天台任职,沈余乐是很期待的!他早就听说司天台最顶层的传说了,他很想去看一看究竟,被称为京兆一绝的司天台,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
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真是太好了!
当沈余乐进入那个覆斗形的司天台时,沈余乐就有些失望,继而忍不住发笑。因为最先看见的不是司天台里面的官员,也不是他想象中的司天台器仪,而是挂在入门正堂处的司天台守则!
这守则,乃是先帝惠和帝的手书,敕:“司天台占候灾祥,理宜秘密。如闻近日监司官吏及所由等,多与朝官并杂色人jiāo游,既乖慎守,须明制约。自今已后,监司官吏不得更与朝官及诸色人等jiāo通往来,委御史台察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