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269)

  于是皇后秘密派人去杀了太子妃心心念念的那人,还计算着时间,在太子薨之后准许那人的灵柩运回京兆。当然也没有再阻扰东宫探听任何消息了,所以太子妃的心腹女官才能打听到详尽的消息。

  按照皇后对太子妃的了解,事qíng必定会按照她所设想的方向去发展的,她就等着就行了。

  “这东宫富贵,她都享过了,总得要为皇儿尽点心意才是……”皇后淡淡地说道。

  太子妃这个头衔,给吴氏和永宁侯带了多少的尊荣,如今也要付出一点代价了,对此,皇后认为理所当然。

  还没到太子头七的时候,东宫再次传来一阵哭声,原来是太子妃自缢身亡,追随太子而去了。

  太子妃自缢后,她的心腹女官也被内侍发现已经触柱身亡了。这样一来,东宫再添丧事,缟素、丧仪等都是完备的,倒也没添什么麻烦,只是太子没有纳良娣孺人等妾室,也没有留下子嗣,如今太子妃也薨了,这偌大的东宫,连个主子都没有了。

  太子妃追随太子而去的消息传到了长泰帝和朝臣的耳中,他们在感叹太子妃此举的同时,也在重新评估太子的为人。能得太子妃这样生死相随的,太子想必也是重qíng有德之人。

  虽然太子妃薨了是件让人悲痛的事,但是长泰帝在朝堂之上还表扬了太子妃的行为,认为永宁侯教女有方,对永宁侯府多有恩赏。其中,也有怜惜永宁侯丧女之痛的心意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长泰帝自认为深有体会。

  长泰帝和皇后说起太子妃的时候,话语间有惋惜也有黯然。皇后也在一旁抹着眼泪道:“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傻呢,就算她对皇儿qíng深意切,也不能就这样去了啊。皇儿不在了,还有本宫呢,本宫也会护她安乐的啊……”话都还没说完,就哽咽失声了。

  “皇后请节哀,太子和太子妃夫妻qíng深,在泉下相伴也是全了夫妻缘分了,想必他们两个心里也是欢喜的。”大长秋搀扶着皇后,轻声地劝慰道,眼眶也红红的。

  “现在太子妃也薨了,东宫的事务,还要有人打理才是。虽然太常寺和礼部的官员主理东宫的丧葬礼仪,但东宫总得有个主心骨才是。”长泰帝想起了此番来坤宁宫的目的,就是和皇后商量派人去打理东宫。

  东宫无主,这是大永开国二百多年来都没有过的事qíng,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才好。

  “皇上属意谁去主理东宫为好呢?”皇后问道。东宫乃是储君居所,谁有资格去打理东宫的事务?在新的太子未立之前,谁敢去主理东宫事务?皇子还是妃嫔?宗亲抑或重臣?无论是派谁去,都是不合适的。

  皇后倒想去东宫坐镇,去自己皇儿曾经的居所,可是她是后宫之主,身份限制了她不能主理东宫。

  “东宫的长史还在。这段时间,东宫事务就由他前来向你禀告好了。至于东宫如何安置,待太子出殡之后再说吧。”一时半刻,也想不出办法来,长泰帝最后决定还是让皇后兼顾东宫事务。

  第一百四十七章皇后的作用

  七日之后,长泰帝讣告天下,太子薨,讳如初,号恭,讣告之上还略说了太子妃薨的事qíng。

  天下百姓一时悼悼,同时感叹太子、太子妃夫妻qíng深生死相依等等。

  为了悼念恭太子,长泰帝还下令朝官和百姓守孝一月,一月之内禁嫁娶等喜庆宴会之事。

  因为太子无子嗣,长泰帝也没有孙子,特令幼王次孙,年仅八岁的上官浩捧孝盆执魂幡,以行孝子事。

  本来上官长治还自请为太子捧孝盆的,奏说宁愿自降一辈也没有关系,免得皇兄身后空虚。但是长泰帝考虑到这样是不合礼仪的,再说了皇子捧孝盆,那是皇帝大行之时才会出现的qíng景,意头不好;不说别的,只太常寺和礼部那里就有诸多说法了,就没有允许他这个请求。

  不过因为这一点,长泰帝赞许了上官长治这种对皇兄的心意,认为他具有悌爱之义,这也算是这一段时间以来,长泰帝稍感欣慰的事qíng了。

  长泰帝去了东宫送太子最后一程,目送梓宫起行之后,他心里涌起了一丝不详的感觉。

  这几年,皇室的大小丧事不断,先是慈懿太后,现在又是太子和太子妃,中间还有不少的皇子皇孙和嫔妾,还有小产的滑胎的,这几年,皇室人丁越发凋零了。

  长泰帝想到自己都六十有余了,至今还没有一个孙子,这可不是有利国祚的事qíng啊。甚至,这可以算是大永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