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中书侍郎李斯年这个人她听说过很多次了,却从来都没有见过一面,她不知道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样貌几何,肥瘦高矮,都没有具体的印象。
直到如今见了,她才恍悟,这个人就是中书侍郎啊。这个人,她是见过的啊!
前世里,她曾偷偷见过他悄悄出入过五皇子府多次,也知道他悄悄在为上官长治出谋划策,是上官长治最为倚重的神秘幕僚,她见过他,却不知道他就是中书侍郎李斯年!
前一世里,长泰帝病重无法视朝,中书侍郎李斯年率先提议上官长治监国主政事;长泰帝驾崩之后,又是中书侍郎李斯年第一时间接应殿中省的消息,通过沈家秘密将上官长治带进紫宸殿,促使上官长治在灵前即位。
原来上官长治的神秘幕僚和中书侍郎是同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李斯年!
可是,前一世,李斯年的覆灭比沈家还要早得多啊!正昭元年三月,正昭帝上官长治登位只是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尚书左仆she李斯年因“殿前失仪”被问罪,最后bào死在狱中。
就连他的夫人和两个儿子,也受了牵连被判流放北疆,就在流放北疆途中,李家众人被盗匪劫杀,盛极一时的李家就这样覆灭了。
“殿前失仪”之罪可大可小,可重责也可轻罚,谁也不知道李斯年是因何失仪。当时的朝官还纷纷为他求qíng,沈华善和沈则敬等人也极力劝说上官长治轻罚,免得落下诛杀功臣的名声,寒了臣下的心。
可是上官长治执意要治李斯年的罪,还要罪及家眷,这令沈家人无奈又深感奇怪。直到后来沈家覆灭,沈宁也不知道李斯年到底因何获罪。
李斯年是上官长治最为倚重的心腹亲信,这是无疑的;李斯年为上官长治登位出了许多谋划,这也是肯定的;李斯年有没有女儿或孙女入了上官长治的后宫,那么就不存在外戚之患!
照理说,李斯年是上官长治的肱股重臣,是要辅弼上官长治开创中兴的要臣。到底是为了什么,上官长治要这样迫不及待地灭了李斯年呢?甚至不惜背上诛杀功臣的恶名?
这一点,是前一世沈家人不解的,也是这一世沈宁想不透的。李斯年和上官长治之间必定是出了什么事,这个事qíng令上官长治无法容忍他的存在,以致第一个就要拿他开刀!
到底是什么事qíng呢?这个事qíng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呢?这个时候,上官长治和李斯年是否还密切无fèng?
种种疑问在她脑中奔来窜去,她也理不清这里面有什么关键,只得吩咐了蚍蜉密切注意李斯年的所有动态。
同时,她也向沈华善和沈则敬汇报了自己的发现,道是蚍蜉发现中书侍郎李斯年暗中和五皇子府有来往,而之前如流处就曾分析过五皇子府会有一个神秘高人助阵,想必此人就是李斯年没有错。
“祖父,想必之前如流处分析的那个神秘高人,就是中书侍郎李斯年没有错!”沈宁沉沉说道。这个结果,她前世今生都想不到,然而,它的确就是存在了!
“李斯年?你确定蚍蜉的消息没有错?”沈华善听了沈宁的汇报,语气是不可置信。竟然是他?那个老好人,孙女儿没有说错吧?
沈华善和李斯年同在中书省任职,位阶又相同,年纪也差不多,两人平时的jiāo往也不少,也能说得上两句知心话。
从他日常的言行来看,他是绝对不会参与到夺嫡之争里面去的,沈华善就没有察觉他有一丝半毫的支持夺嫡倾向。
原来他早就站到五皇子那边去了,可是所有官员都不知道!包括一直和他同职共事的自己!想到这里,沈华善脸色凝重,这人隐藏得太深了,太可怕了!
“李斯年,年五十九,濮阳人氏,惠和年间进士出身,历任集贤殿编修、刑部郎中、濮阳刺史、中书侍郎……”沈则敬略加搜索,就将李斯年的为官经历说了出。
从李斯年的履职经历来看,他基本都是步步高升,可算是平步青云,尤其是这些年都没有离开过京兆朝局。
“唤乐儿来,我有事jiāo代与他。”良久,沈华善才说道,他有事qíngjiāo代这个孙儿去做。
沈华善怕自己因为和李斯年共事,没法察觉到他的异常,所以找来了能够出入宫禁的沈余乐,让他隐秘地盯着李斯年的一举一动,看看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平时,李斯年除了待在中书省办公,就是去紫宸殿听候皇上的吩咐。这两个地方是他待得最多的地方,而从紫宸殿到中书省的这一段路,你得想办法盯紧了,一定不能露了行迹。”沈华善这样jiāo代沈余乐,眉头紧了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