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433)

  “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道理。你前世所经历的,和今生所经历的,已然不同!只有把前世的经历用来打底,今生的经历认真审慎地过,才不枉你重生了这一回。”沈华善补充说道,将沈则敬的结论变成了道理。

  “说到底,命运,不是既定的,不是可知的,但,却是我们可以把握和掌控的。命运不会一成不变,就算你前生经历过了类似的事qíng,今生也不一定会走一样的路,我们要审慎对待每一步要走的路,才能把握到命运。”

  “命运,其实就是每个人生存的造化!却不是依赖前世,按照前世的轨迹去走,它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的,明白吗?”沈华善继续说道。

  把这种知道前世的幸运转化成今生的造化,才是他想说的道理。

  “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要根据事qíng的具体变化来做我们应该做的事qíng。我们认为,五皇子被圈禁比杀了他更好,是因为,事qíng发展到了这一步,他活着,对沈家才最为有利的。”

  “其一,杀他,师出无名,不是占了大义,这样的事qíng就算做了,终究不是正道;其二,天下定,忠臣终,留着他们,也是防着将来的太子,免得沈家重复前世的蹈辙。知道过去未来,却不执着于过去未来,这才是正确之道。你,明白吗?”沈华善的语音如响鼓重雷,击进了沈宁的心里。

  知道过去未来,却不执着于过去未来,是这样吗?

  是这样吧,事qíng已经改变了,今生和前世,已经不一样了!

  一直到如今,我是不是太执着于前世了?——沈宁沉思着,反省着,良久不语。

  第二百二十三章jian臣至极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样的道理,沈宁一直在思考,思考前世和今生的异同,也尝试着放下对过去的执着。

  时间,在静静流淌,转眼,就到一年之末了。

  过年之前,因为chūn熙宫之事空缺出来的几个重要职务,陆续补充完毕了。

  新任中书侍郎楼乐封原是泰州刺史,泰州是三大上州之一,楼乐封原是从三品,他的升迁倒也正常。

  接替户部尚书的人选就令人有些讶异了,甚至他们感到不可置信,因为接替郑濮存的人选正是户部侍郎江成海!从侍郎到尚书,他连升了两等,皇恩实是非常。

  沈华善和江成海一向jiāo好,江成海和溪山俞氏结了亲家,这绕来绕去的,沈华善和江成海也成亲戚了。对于他的升迁,沈华善感到很高兴,也没感到意外。

  江成海在户部八年之久,就算他尚未够等第,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接手郑濮存的位置了。所以吏部尚书温珪章才会向长泰帝建议了这个人选,江成海定能胜任户部尚书一职的。

  楼乐封也是长泰帝的老臣了,其“貌寝威严”,形似钟馗,然才华横溢满腹经纶,更重要的是,此人善体察圣意,基本就有没有违逆过长泰帝的意思。

  楼乐封虽说有些谀臣之嫌,但和这样官员共事,沈华善却很放心。因为这样的人极聪明,向来明哲保身为上,一般的事qíng,他们都不会过问参与,更何况夺嫡这样的事qíng?

  楼乐封只看圣意,也就是说,他不会偏帮任何一个皇子。其实,只要站在中间,这对十二皇子和沈家来说,就是一个大帮助了。

  自从五皇子被圈禁之后,这京兆局势就是二皇子一个人的事qíng了,虽然他才能平庸,却是京兆众官员心目中唯一的储君人选了,因为成年的皇子只有他一人了。

  甚至有官员在想,三皇子、五皇子相继被圈禁,当中会不会有五皇子的手脚。只不过,成王败寇,这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二皇子府已经诞下两个皇孙,陈知浩丁忧结束,重新接任了兵部尚书一职,这些,对二皇子的势力都是极大的相助,但是二皇子府依然低调,就算形势一片大好,他们也不敢再言请立太子之事。

  二皇子只专心去紫宸殿给长泰帝请安,绝口不提立太子之事,陈知浩和张星华等人早就提点过他了:只要他不犯错误,论长论尊,这太子之位非他莫属了!

  关键是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二皇子府什么都不用做,就已经赢了。

  就连延禧宫的德妃,也变得低调沉默起来,脸上永远是那副恬淡的笑容,除了去坤宁宫给皇后请安,连御花园也不多待,整日闭在延禧宫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