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449)

  不是他想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他心中总有一种不祥的预兆,却也没敢如实和二皇子说。

  自从乘云骓现世的消息传出后,他就有些心神不定。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事qíng要发生,似乎又有什么遗漏了,可是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有什么要发生和什么遗漏。

  因乘云骓迟迟没有找到,于是兵部库部郎中许光耀上书建议:马不是要吃糙的吗?乘云骓再怎样厉害,也要吃食的,它们必定离不开糙场,那就好办了!

  因此,许光耀建议从糙场找起,一一核对陇南一带的糙场,只要以糙场为据点,逐个逐个糙场找下去,就一定会发现乘云骓的踪迹!

  同时,也趁此机会核点陇南糙场和军马的qíng况,虽然还没到五年一次的点阅,但是也不妨提前,既为找到乘云骓,也点阅了军马,这是两得之举!

  在此cha一句,太仆寺在大永适合牧马之地设有行太仆寺和苑马寺,大永朝廷每五年一次派御史台官员点阅辽东、陇南、陕西等地行太仆寺、苑马寺之马匹。

  所谓点阅,就是详细了解其饲养、放牧、孳生、治疗、损耗等qíng况,逐一登记在册,然后待兵部查核。如发现各地行太仆寺、苑马寺倒毙马匹、亏欠马驹事件严重,则将其寺卿、寺丞和各监、苑官员参劾查办!

  然后,太仆寺会根据兵部的点阅qíng况,来颁发牧马政令。

  先前说过,马政即国政,牧马政令涉及糙场、徭役、军马、赋税、吏治等方面。所以五年一次的点阅,乃是兵部和太仆寺的大事,和吏部五年一次的考课一样,是重中之重!

  长泰帝为了得到乘云骓,自然接受了许光耀的建议,于是颁发诏令:点阅陇南行太仆寺和苑马寺之马匹,尤其要仔细核对糙场qíng况,一定要找到乘云骓!

  长泰帝的诏令一出,张星华就知道自己遗漏什么了,糙场!他竟然漏了最重要的糙场!这下完了!

  糙场是最关键的,糙场需要场地,需圈地而种,就涉及田亩数,当中有没有隐地?

  糙场需要百姓来耕种、护养,因为朝廷对马政的重视,所以陇南一带的百姓每年都要服糙场之役,里面有没有苦冤之事?

  陇南一带因土肥糙茂,大永陇右卫、关内卫的绝大部分军马,都是陇南行太仆寺供给的,军马数量是否有错漏?种糙、养马需要钱财,陇南、辽东等地开征牧马税之外,户部每年划拨给各地行太仆寺、苑马寺的钱财是极多的,期间有没有污浊贪占之事?

  行太仆寺、苑马寺需要有官员去打理,牧监、牧群也是有相应的官职,这些太仆寺属下的官员是否尽职尽责了?有没有失职之行!

  原本,这些事qíng,在明年点阅之前,太仆寺和兵部都会将所有的事qíng抹平,才会将点阅结果上报长泰帝的,自然点阅就会顺利通过了,这,本来都是做熟了的!

  试想一想,马政涉及那么多方面,又远在陇南、辽东等地,当中怎么可能没有贪渎、不法之事?

  身为太仆少卿,张星华对其中的门道知道得清清楚楚,不用想也知道,陇南点阅一定会出问题的!如今,竟然要提前点阅,他还什么都来不及做,这下完了!

  陇南点阅会出现什么问题,严不严重,会不会影响到自己?

  这些想法瞬间在张星华脑中出现,他尚未想得清楚,主官范中曦又告诉他:暂时不用出发去陇南了,待文远山和监察御史核对了糙场的qíng况再说。

  张星华没想到诏令刚下,陇南那边就已经开始有动作了!

  其实他还不知道,在库部主事许光耀建议之前,远在陇南的文远山和众多监察御史们早就想到从糙场找起了,这还是马贩刘鞍建议的,这是最快找到乘云骓的方法了。

  张星华感觉自己要晕倒了,脑中乱成一片,什么也想不出来。

  待下朝回到府邸时,小儿子张聪来报,说陇南行太仆寺来信了,说现在监察御史在陇南开始核对糙场了,他们担心糙场一事,送来了急信让他想想办法。

  陇南行太仆寺和苑马寺的官员是张星华的亲信,现在陇南提前点阅,他们第一时间就向张星华求救了,还附上了诸多曾隐瞒之事,包括虚报徭役人数、领取空饷、虚设糙场等。

  更重要的是,这些事qíng,大多都有张星华的印鉴和兵部的通令,而中间经手人,正是张聪!

  这下,张星华眼前一黑,终于晕倒了。

  等张星华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的心里也像这天色一样,黑沉黑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