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61)

  沈家的姻亲故旧下属也送来了不少年礼,沈安氏娘家也从冀州和鲁州送来年礼,其中还有专门给沈庆德这个曾外孙/外孙的小玩意儿,也经由年礼一事,沈宁才对家中的亲戚有了一个更加直接的感受:人和礼都好多啊。不说别的,就说从杭州来的,就有三家主要的。其一是杭州本家,得善和开善叔祖送来的年礼早就到了,都是些实用的,其中沈得善还送来三万两银票,以供沈华善等人居官打点之用;其二是沈胡氏的娘家胡氏安和堂,因有沈华善、沈则远两代的qíng谊,胡家的年礼一向很重,今年也不例外,沈宁看着那些明显年份数不小了的山参鹿茸等药材,看来二婶娘家的水也深着呐,一般商人也送不出这样的年礼;其三是外祖家的年礼,都是书画纸张等物品,沈宁打开其中一幅来看,竟然是前朝大家林竺山人的《晚山秋风图》,那燕带古朴,轴头也有沧桑风霜之迹,想来以溪山俞氏的眼鉴,必是真迹无疑了。这可不是贵重与否的问题了,沈宁不禁向沈俞氏感叹了外祖家的大手笔。

  “这些东西你外祖家可不少呢,之所以传称溪山俞氏也不是凭空无据的……”沈俞氏听着女儿的话,语气虽笑着却有荣傲的底气。溪山俞氏的声名在于学问不在官声,沈宁前世今生的所有心思都在朝堂之上,竟然对外祖家没有多少印象,更加没有想到在不久的将来,溪山俞氏会影响她至深,这是后话了。

  伴随着这些忙乱的,是一种隐隐的期待,尤其以沈安氏为甚。沈余宪回京兆过年的决定是早在沈庆德出生之时就打算好的了,如今沈庆德都八个多月了,才终于等到了他即将回京兆。想起将近一年没有见过的丈夫,沈安氏期待中带着欢喜和羞涩,少年夫妻的qíng意那是最甜蜜又最不可言说的,又想起自己生完孩子之后丰腴不少,又想起最近自己忙于府中琐事,会不会脸上也失色有疲态了?又急急忙忙地唤过贴身丫鬟来商讨护肤保养之事。

  沈华善因为三子沈则高即将回京一事,连日来也保持着好心qíng。他和老妻只生了这三个儿子,女儿倒有一个,是妾室所出,早就远嫁蜀地了。现在老大、老二都在身边,若说有牵挂,那就是远在岭南的幼子了,已经三年多没有见面了,也不知道这个儿子怎样了。所以破天荒地,他也叫来沈安氏这个孙媳妇,问为老三一家回京的院子等事宜可准备妥当了。

  “回祖父,三叔一家所住的诗堂轩都已经打扫gān净了,被褥等都是新的,丫鬟婆子等也都备下了,就等三叔一家回京了。”其实沈则高在兄弟堂兄弟中排行第五,不过在沈华善这一房里,叫三叔也就习惯了,大家都知道指的是沈则高。

  沈华善听了沈安氏的回答,很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孙媳妇虽然年轻,办事却让人放心的。就让她下去了,持续着好心qíng和沈则敬、沈余宏等人期待着沈则高的回京。

  第三十一章三叔和大哥回归

  在沈则高和沈余宪回来之前,沈家还办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为沈余宏定下了婚事,对象是大理寺丞成方圆的嫡长女成燕燕。这件婚事在六月京郊消暑之时,双方就有意向了的,只是从京郊庄子回来之后,事qíng就没有断过,后来沈俞氏有了身孕,这件事qíng就耽搁了下来,待她胎像稳定了,才重新提起这事。前不久,沈家为表诚意,请了吏部郎中沈静华保媒,之后沈静华和京兆官媒一起上成家提亲去了,在十二月初十这天,双方jiāo换了庚帖,此事就算定下了。至于下定、问期等事宜,因为成燕燕还没及笄,倒也不急,就一步步慢慢来,就以后再说了。因为这件喜庆事,虽然过年之前各家都很忙碌,沈家还是设了宴席,邀请了京兆本家姻亲相聚了一番,见证和庆贺了沈余宏婚事。

  其间沈余乐等几个兄弟还不住取笑沈余宏去了京郊一趟倒得了个娘子,道是姻缘天定没想到竟然在京郊庄子结缘了,还要沈余宏成亲了一定要去京郊庄子酬谢等等,连沈宁也笑得有些揶揄。沈余宏自然也不会白让他们笑了去,也回嘴反击说等你们都定亲了看我怎么笑你们之类的,心里想起那个暗中瞧见的圆润身影,也不禁有几丝欢喜和期待:老子我也快要成亲了。

  就在这样的准备和期待中,沈家先后迎回来了沈则高一家和沈余宪。岭南路远,沈则高一家早就动身了,所以还比沈余宪早到了两天,到达京兆时,已经是二十六了,还有四天就过年了。沈则高一行人刚回到沈府,沈则远也匆匆赶回了,原来是有小厮在祥和大街看到了沈则高等人,连忙跑去龙井斋通知了沈则远,沈则远看到自己的胞弟,自然是激动不已。至于沈华善和沈则敬因为还没下朝,所以只能到了晚上,才见着了沈则高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