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清平侯府虽然是勋贵之家,却多为京兆人诟病。人必自侮,然而人rǔ之。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与应南图的种种机缘,想必这样的人家,祖父和父亲,根本就不会考虑。家风不正,沈则敬又怎么会允许自己唯一的嫡女,嫁到那样的地方?
可是,姻缘乃是天注定的,应南图和沈宁,还是走到了一起,现在,即将大婚了。就算清平侯府是龙潭虎xué,沈宁也得去闯一闯了。
只是,这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一个小小的清平侯府里面,沈宁再一次觉得,清平侯府的日子,不会太平静了。
然而,沈宁对清平侯府的忧虑,并没有持续太久,这是因为她的婚期越来越近,她忙得根本就没有时间多想了。
随即,远在西宁道的父亲沈则敬,还有在湘州的沈余宪夫妇,还有在陇右道鄯州的沈余宣,都陆续回到了京兆,准备嫁女嫁妹了!
第三百三十章出嫁
沈宁出嫁,这在沈家来说,是一件大事qíng,在京兆来说,也不是一件小事qíng。
且不说,沈华善和沈则敬如今的官身职位,他们的嫡长孙女、嫡长女出嫁,会多受人瞩目;也不说,京兆五侯之一的清平侯,他的嫡长子娶妻,也代表勋贵之家的盛事;就只说,这一对成亲的男女,年纪之大,也是在京兆少有,尤其是在富贵官家,更是闻所未闻。
一时间,关于沈家嫁女、清平侯府娶媳的事qíng,在京兆官场谈论不止,除了太子妃有孕,或者这就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事qíng了。
朝堂官员们,想着沈华善中书侍郎、太子詹事、监国重臣这样的身份,想着沈则敬不久前才在西宁道立下三大重功,都在想,备一份怎样的贺礼,才算合适;后宅夫人们,则想着平时关系还颇为亲近的沈俞氏,想着自己每逢喜事,沈俞氏的礼数也做到十足;又想着,这出嫁的姑娘,是沈俞氏唯一的女儿,都在想,这贺礼怎么准备,才够贴心。
所以,京兆的珍宝斋,临到过年,生意越加兴隆,还有天衣阁,前来订做华衣美服的官员人家,也多了不少。
在此,特别要说一说京兆的金石堂和天衣阁,金石堂的掌柜和天衣阁的掌柜,曾在鉴华堂任过课,对沈宁,有授业解惑之恩。
他们,自然也在沈家诚邀的名单之上。这两家,往沈家送去的贺礼,也是别具一格。
金石堂送去的,是新嫁娘的整套金饰,而且这是范老先生亲自设计锻造的,独一无二;胖娘子,如今已是天衣阁的大掌柜了,她送去沈家的,是她亲自裁剪的一套嫁衣,绝无仅有。
大永官家子女,不兴自己绣嫁衣那一套,当沈宁接到这两位先生的贺礼时,惊喜得几要流泪。
当年鉴华堂的香火qíng,成了如今这样深厚的缘分,这是沈宁没有想到的,也是沈华善等人没有想到的。有所种因,就有所得果,看来任何事都是这样。
且不管京兆众人对沈家嫁女有何种思量,在景泰大街的沈宅,气氛是喜庆的,这喜气之中,又有点点的不舍。
毕竟,是嫁女,而不是娶媳。嫁的,还是这么多年来,对沈家贡献极大的沈宁。
作为母亲的沈俞氏就不用说了,沈则敬、沈华善和沈宁一众兄长们,对沈宁即将出嫁这个事qíng,心qíng也颇复杂。
沈宁出嫁,他们是欢喜的,毕竟年纪太大了,再不能拖下去了;可是,又充满了不舍,一旦外嫁,就很不一样了。这种复杂的心qíng,真的不是怎么说。
沈则敬,是在十二月十五的时候,赶回到景泰大街的,这个时候,离沈宁出嫁,还只有三天。沈余宪和沈安氏夫妇、沈余宣已经回到了,只是临近过年,每个府衙的事qíng都很多,他们也只是比沈则敬早到一点而已。
这一晚,沈俞氏所出的儿女们,都齐聚和鸣轩,吃一顿小家宴,也算是,沈宁出嫁前难得的一次阖家团圆。
“小妹,你终于也出嫁了。再不出嫁,就真的成一个老姑娘了,没人要了。”沈余宏最先开口说道,话语调笑,语气却有低落。
这些年来,沈余宏和沈宁相处的时间最多,感qíng也最亲近,他对这个妹妹,也比其他兄弟要更熟悉。
从知味斋的豆gān开始,到后来共同打理如流处,这个妹妹,给了沈余宏太多惊喜。现在,她终于要嫁人了,虽然她嫁的那个人,也是沈余宏熟悉和信任的,但是沈余宏此刻,仍是十分低落。
这种嫁妹妹的心qíng,真是太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