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794)

  “三日……只须三日,三日后那名官员就回来了,到时候下官马上开仓赈灾。”郑多点头哈腰,这样向钱同式和张段等人解释。

  “郑大人,本官要立即看到备荒粮仓里面的qíng况!给你半刻钟,若是没有找到钥匙,那么就撞门而进!”钱同式冷冷地说道,没有给郑多留一丝qíng面。

  郑多这个样子,一见就知道是身有屎的样子,莫不是备荒粮仓里面有什么猫腻不成?或许是备荒粮仓的粮食储备不够,还是粮仓受鼠患侵扰以致减少?

  这是钱同式和张段等人猜测的,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备荒粮仓里面的qíng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

  几十个备荒粮仓,竟然全部都是空的!不是他们以为的不够或者减少,而是根本就没有!

  不止河南一地,就连鄂州、晋州的备荒粮仓,也都是这样,全部都是空的!

  第三百九十九章首乱

  当晋州的备荒粮仓被打开的时候,钱同式和张段等人不可置信地看着空dàngdàng的粮仓,gān净得连粒老鼠屎都看不到,可见这里从来就没有粮食搬进来过。

  晋州府衙每年上报的备荒粮数,难道就只是一个数字吗?府衙的录事参军事,对每年的备荒粮有监督和记录;每年,各道各州也会互派官员去检查备荒粮数;每三年,户部的官员也都会下到各道各州督查备荒粮qíng况。

  这些qíng况,每年都会上报到河内道观察使府和户部,在这之前,这些qíng况,一切正常。逐年增加的备荒量储量,看守备荒粮官员的尽责,都是看得见的。

  是以,京兆的江成海,才会以为河内道的备荒粮,可以用来赈一时之灾。可是,谁曾想到,这些qíng况,都是假象!备荒粮涉及户部、各道州、府衙这三层官员,中间经历多重环节,从上到下,必须连通了,才能造成那样的假象!

  换句话说,这些官员,从上到下,都沆瀣一气,或贪或腐或隐或瞒,为的,都不过是钱权两个字!

  从郑多断断续续的jiāo代中,钱同式等人才知道,原本应该堆满备荒粮仓,以万数计的粮食,早就被这些官员倒卖一空了,换成了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又被他们用以疏通官职,基本都挥霍一空了。

  如今,这三地,备荒粮没有,赈灾钱银没有,那么这三地的百姓应该怎么办?没有了这些备荒粮,河内道的大旱灾怎么办?

  等着救命的备荒粮都没有了,那么河内道会变成怎么样?

  钱同式不敢再想下去,这个事qíng,已经完全超出了他能够预计的范围,对于河内道即将出现的事qíng,他只能作最坏的打算。

  如今,如何处理郑多等官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将备荒粮仓填上,稳住河内道的局面。若是这三地的百姓知道备荒粮一粒都没有了,必定会出现bào乱,qíng况将一发不可收拾。

  钱同式连擦拭额头冷汗的时间都没有,迅速将一条条急令发出去,估算着河内道的局势,希望力挽狂澜。

  调兵!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将备荒粮的真相告诉河内卫大将军古大存,请他立刻带河内卫士兵前来河南、鄂州、晋州三地,以防民乱;借粮!钱同式给江南道观察使王备去了加急文书,向江南道借粮两万担,江南道富庶丰饶,素有大永粮仓之称,借出两万担粮食,应该不是问题,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及时运得过来;征收!以官府的名义,用当下的价格,凭qiáng硬的手段,将这三地米铺的粮食全部征集起来,由官府统一管理,应付了眼前的危急再说;报灾!将备荒粮的真实qíng况和河内道的危急局面,第一时间上报到京兆,请求朝廷的协助和支援,也让朝廷有所准备。

  还有更多的政令从河南府衙这里发出去……

  钱同式直接坐镇河南府衙,等待着古大存带兵前来,也等待着局势的发展。他要守在这里,防止可能会有的动乱,河南府衙的士兵,也全都做好了准备。

  “能做的事qíng,都做了。希望事qíng不会那么糟糕,希望江南道的粮能够来得及,希望一切都来得及,老天保佑老天保佑……”钱同式喃喃地说道,语气中有着他自己都无法察觉的恐惧和不确定。

  此刻,他不是当年那个狡诈如狐的鸿胪卿,而是一个虔诚祷祝着的河内道观察使。

  然而,苍天没有听到他的祷祝,他最担忧的事qíng终于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