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鄂州百姓对这檄文是不感兴趣的,然而,大将军府的人宣读这檄文的时候,会有粮食分给他们。
不管他们感不感兴趣,都记住了檄文的内容。百姓中,有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吃着大将军府送出来的粮食,听着这檄文的内容,然后就去投奔大将军府去了。
在鄂州大旱灾的时候,投靠大将军府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因为大将军府是提供口粮的!能有饭可以食,这比什么都重要。
然而这两天,鄂州百姓的心又不怎么平静了,因为那些投靠了大将军府的士兵们,似乎吃得并不那么饱。更重要的是,在鄂州境内,突然出现了很多像大将军府门前一样的文书,百姓们知道这叫“檄文”。
似乎是一夜之间,鄂州的房屋,都张贴着这种文书,而且上面还有各种不同的图案。百姓们不识字,却是会看图的。那一幅幅的图画,令得鄂州百姓都知道了即将会发生什么事qíng,况且还有会认几个字的百姓在一旁比划呢!
画图上,有一车车的稻粮,也有百姓捧着大碗盛满白饭的场景,这是表示鄂州城外,正有一车车的粮食运送来,就是为了给鄂州百姓赈灾的,鄂州百姓不用担心再饿肚子了;图画上,有一对对的士兵,威风凛凛的地举着大刀向前冲,还有士兵们为百姓挡刀的图案,这是表示,招讨司的士兵前来鄂州平乱了,而且士兵人数众多。这些朝廷的官兵,是为了护佑鄂州百姓的。
一幅幅表示不同内容的图画,出现在鄂州百姓的眼前。就算大将军的士兵,撕掉了这些图画,可是没过多久,同样内容的图画又出现了。不管大永将军的士兵怎么做,都无法断绝这些图画的出现。
这些图画,让鄂州百姓心思泛动,看向平永大将军府的目光,也有些异样。他们都记得了,大将军府正是以前的鄂州刺史府。如今守在大将军府里面的,是被朝廷称之为反贼叛军的人!
在这些图画没有出现之前,鄂州百姓总觉得自己是鄂州之地的局外人,不管是以前的刺史府,还是如今平永大将军府,对他们而言,都是官员。只要他们有饭可吃生活不甚艰难,谁守在那里,都是不重要的。
可是在这些图画出现之后,鄂州百姓似乎知道了,在饱饭生活之外,其实还有反贼叛军这个称呼的。如今,朝廷的大军似乎正在向鄂州进发,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
百姓们从来都没有想到,局外人的他们,会面临着选择的时候。是支持大将军府还是支持鄂州外的朝廷士兵,这是不断在鄂州百姓心中出现的问题。
有不少百姓人家,已经在窃窃私语了。
“听说。从江南道运来的粮食,很快就要到鄂州了,而且朝廷这次派出了七万大军来平乱。七万大军,人数太多了。大将军府才万余人,鄂州一定会更乱吧,我们到时候的日子更惨了。”
“是呀,那我们该如何是好!不如我们还是趁早离开鄂州吧,逃往江南道,或许还能保住xing命。鄂州这里听,太乱了啊。”
“可是大将军府有粮食发给我们没。况且大将军不是出来说了吗,朝廷根本就没有粮食运来,朝廷也根本不会理我们的死活,不然,鄂州也不至于会这样了。”
“……”
“……”
这样的话语,在那些图画出现之后,时不时从鄂州百姓口中说出。毕竟,鄂州大多数的百姓,有着根深蒂固的皇权思想,在这些图画出现之后,似乎又涌现了。
随即,鄂州百姓的心思浮动得更厉害了。因为在这些图画出现之后,鄂州的大街小巷,都传唱着一首童谣,说的,就是鄂州这里的qíng况。
“鄂州荒,有虫蝗,河道gān,郎将狂,食人huáng……鄂州荒,有虫蝗,河道gān,郎将狂,食人huáng……”
童音传唱的这些话语,简单明了,百姓们都知道这指的是什么。童谣前面说的qíng况,已经在鄂州境内出现了。郎将狂,食人狂,指的就是原来的中郎将,也就是现在的平永大将军huáng渊了。
郎将狂,食人狂,这作何解?难道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指的是大将军huáng渊有这样的癖好?食人,这怎么可能?
就在百姓们作着这种猜测又在否定他们猜测的时候,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就从大将军府里面传出来了。
传出消息的,据说是几日前去投靠大将军府的少壮百姓,还据说,那几个百姓是一边呕吐一边将这则消息冒死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