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829)

  这个办法,和让裴、谢两家子弟在鄂州城中散发图画、谣言、纸片的办法,都是沈华善从兄长那里听说过的。

  在他偷偷进入思过处看望沈从善的时候,沈从善对他说过的那些故事,或者说是沈从善知道的史实,是他这辈子都忘记不了,而且时间越久,这些故事在他脑海里就越深刻。

  到了如今在河内道平乱,那些故事,那些计策,就再一次在沈华善脑中出现了。

  “谢谢您,哥哥。”沈华善心里默默地说。虽然沈从善已逝,但沈华善一直觉得,兄长不曾远离。他循着兄长所提及的道路前行,带领沈家去完成兄长不能实现的期望。

  “既如此,那么本将军就按照计划行事,天亮再攻城,以免误伤鄂州百姓!定要将反贼剿灭,还鄂州百姓平和安宁!”古大存这样说道。

  一旁的张戈和段宏等人,脸色都十分审慎。这是招讨司在河内道的第一场战役,关系着招讨司在河内道的布局,绝对不能有任何差池。

  “诸将都传令下去!只惩首恶、勿扰百姓的戒条,一定要牢记了!但施行仁义之心,靠的是霹雳手段。若是鄂州百姓……绝对不能退怯!记住,平叛才是招讨司的目的!”

  古大存的声音冷峻,将心底存着的那一丝犹豫和不忍全部舍弃。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对付鄂州这路叛军,总有种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感觉。却不知,自己的妇人之仁,差点差点铸成大错!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样的话语,是古大存心中牢记的,却也成了他的桎梏!兵者,不管用不用,始终都是凶器,用凶器而活万民,当用之!这是他早就应该去做的事qíng。

  直到招讨司的士兵来到,他才转过弯来。

  七万招讨司的士兵,对付河内道三万的叛军,若是这样,都不能将此三地平定,那当真是笑话了!不管有没有这三地百姓顾忌,招讨司的使命,就是平叛!

  鄂州城中的平永大将军府,一条一条关于招讨司的消息被急送到huáng渊手中,使得他的眉头越发紧皱。

  随着招讨司越来越近鄂州,huáng渊的心也提得越来越高了,召唤冯万石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了。

  “报!招讨司的士兵,离鄂州城不到百里了!”又一条的急报,呈了上来。

  这一次,急得huáng渊差点挑了起来。不到百里,以大永士兵行军的速度,不用三个时辰,就可以到达鄂州城外了,根本就不用等到卯时。这比huáng渊预计的速度快了很多!

  “冯先生,现在该怎么办?招讨司大军,太快了!这样看来,不用卯时,鄂州城就危险了。七万招讨司的士兵,本将军怎么抵挡?”huáng渊又bào躁又恐惧。

  不管之前冯万石有何良计,在这些数目庞大的招讨司士兵之前,huáng渊都觉得只会成为渣滓!

  “大将军稍安勿躁,唯今之计,就只有动用鄂州百姓了。他们之前从大将军府领了粮食,现在也该是时候为大将军出力了。”冯万石的声音,仍是那么平静。平静得让人有些胆战心惊。

  “出力?冯先生的意思是说……以鄂州百姓之力去抵抗招讨司的士兵?”这一次,huáng渊能跟得上冯万石的思路了。

  可是手无缚jī之力的百姓,怎么抵挡得住招讨司的士兵?况且,百姓们又怎么会愿意去抵抗这些士兵?那不是去送死吗?

  “大将军有所不知了。百姓乃是最愚的,也最易为我们所驱使。先前大将军府派发出去的粮食,就是收拢民心之举。如今,鄂州的百姓们,定会愿意替大将军守城的!只要他们守在城墙上,招讨司的士兵就不敢动!鄂州再坚持两天,晋州刘良,必定会赶来的,到时候局面就不一样了……”

  不管这些百姓愿不愿意,都要守在鄂州城门,这样,招讨司的士兵,才会进退为难。攻城,则是罔顾鄂州百姓的死活,落如天下人的口舌,就算招讨司平定了鄂州,也会民心尽失;不攻,鄂州的局面就无法平定,拖下去对于招讨司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七万士兵的口粮,可不是小数目。据他所知,已经有人在运转司的粮糙上做手脚了,招讨司的粮糙定不能及时供给!

  不管攻城还是不攻,最后有所损害的,定会是大永!——冯万石这样想着,对于招讨司的到来,竟然有了一丝期待。

  即将到卯时,天色仍然一片墨黑。距离招讨司传扬的那个进攻时辰越来越近了,守着城门城墙的永平大将军士兵,都紧紧握住手中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