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招讨司的士兵说冯万石没了踪影,或许已经跟随huáng渊葬身火海了,但沈华善笃信,这个人必定还活着。所谓谋士,必有自保之法。更何况,他师承朝堂先生?
冯万石是否真的师承朝堂先生?若果是真的,他为何要助huáng渊谋反?朝堂先生有没有参与到这些事qíng当中来?
这些疑问,在沈华善脑中萦绕。看来,在返回京兆之后,得给俞正道去封书信了,沈华善这样想。据他所知,俞正道的纵横术,还是从朝堂先生那里学来的。
尚未等沈华善过多考虑冯万石的事qíng,段宏就风一般冲了进来,那么紧张急速,令沈华善一愣,出了什么事?难道鄂州又有叛军了?
“大人……晋州有军令传来了……晋州……”段宏神色悲恸,语气哽咽地将晋州来的消息,说了出来。
当听清楚段宏的话语后,沈华善先是一愣,然后也像段宏一样,眼睛通红。
七万百姓,那是足足七万百姓!刘良这个逆贼,不杀他,天理难容!
刘良趁着晋州大旱灾、民qíng汹涌的时候而起,他杀了晋州刺史王麟,煽动晋州百姓,举起反旗,称“治贪吏、平粮仓、免赋税”,借此赢得民心,还势成了北路叛军。
然而,组成北路叛军的,大部分都是贼匪,他们怎么可能会真的为百姓着想?他们的本xing,就是掠夺,这是怎么都藏不住的!
刚开始的时候,刘良为了在晋州站稳脚跟,还会约束这些贼匪,并且对百姓施之以惠,会分粮给晋州百姓。
但是,在七万招讨司往鄂州进发的时候,刘良就知道,自己所率领的一万多盗匪,绝不是招讨司士兵的对手。
他和huáng渊不同的一点在于,huáng渊是军士,他是贼匪!贼匪,在遇到官兵的时候,打不过,自然是要逃的。在招讨司前往鄂州的时候,他就作着逃走的打算了。
果然,刘良听说了鄂州在半日之内被攻克、huáng渊自焚身死,也听闻了五万招讨司士兵已往晋州进发。这两个消息传到晋州的时候,刘良和那些反贼们,所有细软都收拾好了,从世家大族掠得的珍宝,早已运出了晋州城中。
随即,刘良和反贼们弃城而逃。只是,他们在离开晋州之前,犯下了滔天恶行,竟然将晋州屠城!
一个个手无寸铁的百姓,不管男女老幼,都在这些反贼的屠刀下一个个倒下了,也曾有百姓想着反抗,却始终没能躲过这血腥的杀戮。
七万晋州百姓,无人幸免,包括存在了两百余年的世家乔氏,那个出了应南图外祖父乔致亨的乔氏,也在其中。
这些百姓,他们曾经相信了刘良“治贪吏、平粮仓、免赋税”的旗号,他们曾经相信刘良会给他们带来温饱和暖衣。可是最后,是怎么样呢?
可怖的,不是那些直面而来的危险,而是掩盖种种美好诱惑下的杀戮。和美表象之下,是层层枯骨!——这一点,晋州百姓怎么会知道?
当古大存和张戈带着招讨司的士兵,匆匆赶到晋州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一具具尸体!这些尸体一具叠着一具,几乎将晋州空地塞满!
晋州的护城河,已经被血染红了,晋州的上空,追寻死亡之气而来的秃鹫,不住地飞旋,而后落在尸体之上,啄咬着那些人ròu。
这是秃鹫的美食盛宴,却是惨绝人寰的人间境况!
国有动乱,人命不如刍狗!杀戮这些大永百姓的,竟然还是大永的百姓,这是大永之悲!
招讨司士兵有心平乱,却无力挽回这惨剧。纵他们在鄂州立下平乱之功,可是这晋州七万百姓的亡魂,成为了他们一世的悲痛。
即使没几天,士兵们就将刘良及万余反贼全部歼灭,这惨况、这悲痛,依然无法从他们心头抹去。
第四百一十九章京兆有动
没多久,招讨司在河内道平乱的qíng况,就上呈至京兆,京兆的景兴帝和一众朝臣,知道了鄂州和晋州的事qíng。
河内道的两路主要的叛军反贼,被俘被歼灭,零星的反贼们,也都一一被清剿,鄂州、郑州、晋州三地的动乱已经基本平息。如今,招讨司的主官和士兵,正在收拾战后残局,清俘、安民等工作都在进行。
除此之外,景兴帝和朝臣们也都知道晋州被屠城、七万百姓殒命的事qíng。一时间,宣政殿内的帝臣都静默不语。
河内道的动乱,是基本平定了,这令人心喜;可是晋州却发生了如此惨绝人寰的事qíng,又让人心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