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作者:平仄客(874)

  中年人说完这话后,眉头皱了起来。按照他的计划,经由参汤一事,大永皇上会问罪左家和沈家,京兆局势必定不稳。

  却没有想到,这京兆的风向转变了,竟然将所有事qíng都指向了西燕,还令得大永加紧了对西燕的防备,他真的低估大永的官员了!

  大永的朝官,不全是尸位之人,竟然会识破主上的谋划,现在西宁卫和大永朝廷的加紧戒备。出兵贵在守密,露密则败,这个良机,已经成为危机了!

  现在这个态势,主上只能按兵不动,再等待良机了。

  “现在大永加紧防备,你们所有人都暂且不动,过了这一阵风头再说。反正如今临近过年,大家就和大永人一样,好好过一个年吧,主上定必会厚赏大家的。若是有新安排,到时会有号令下去。”

  中年人又这样说道。既然大永戒备,那就让他们戒备好了,主上必定会知道,等大永松懈下来的时候,才是出兵的良机!

  只是,这京兆中的风向,究竟是谁在主导的呢?风向转变,对谁最有利的呢?

  老师曾有教言:“谁受益谁出手”,按此教言反推,似乎……最后受益的,是沈家?

  必定是沈家没有错!正是风向转变,才使得沈家脱了身!

  再仔细想一想,先前针对景兴帝的传言,还有皇后左氏被夺权,都是紧接着千秋钱庄一事来的。应南图是沈华善的孙女婿,难道这是沈家的报复?

  沈华善既在河内道有那样的表现,沈家能掌控京兆风向,也是极有可能的事qíng。看来,沈家的水,不是一般的深啊。

  中年人这样想着,眉头快皱成一条线了。看来,还是只能继续等待良机了。

  入冬之后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已经到十二月了。

  “父亲的书信又到了,西燕还是没有异动。如今西宁道边上,一片平静。互市的场面,依然火热。时间再久一点,大永官员和军将,都不会相信西燕会进犯了!局势不太妙。”

  沈华善书房内,沈余宪将书信摊开来,这样说道。

  沈家的书信,绝对要比鸿胪寺的qíng报要快。鸿胪寺传信速度之慢,沈余宪已经不想吐槽了,幸得现在没有战事,不然靠鸿胪寺的qíng报?残渣都没得剩了。

  自从西宁卫戒备之后,沈则敬的书信就十分频繁。西宁道的qíng况,经由他的书信,送抵京兆,比朝堂的邸报详尽多了。

  加上由沈余益从西燕发回来的谍报做补充,叶正纯和沈余宪等人,对于西燕和西宁道的qíng况,比朝廷还要清楚。

  一句话概括:如今西燕和西宁道都十分平静!不仅平静,而且和乐融融!

  大永戒备之后,等来的,不是西燕的出兵,而是西燕的送礼!

  西燕皇帝司马昊已经派出使者,给大永送来了一车车的礼品,这礼品都是西燕的特产和珍宝,西燕谓大永即将改元,这些都是西燕的贺礼!

  与这些珍宝一起送到京兆的,除了有西燕的国书,还有西燕皇帝司马昊的私信!

  私信是送给景兴帝的,洋洋洒洒十页纸,全是司马昊对景兴帝的赞颂!私信说景兴帝“日表英奇,天意所属,乃仁君明主”,又谓“朕心佩慕,愿西燕和大永恒修于好,造福黎民。”

  “唐密说,皇上看了信之后,眉眼带笑。还说了一句:西燕jian细之事,或是误会一场。”

  沈余宪又凉凉说了这么一句,叶正纯和应南图等人的心,也觉得凉飕飕的。

  看来西燕的拖延示弱之策,已经起效了。

  第四百三十九章改元即到

  西燕的珍宝和国书,体现的是西燕的态度,是西燕对大永的示好,这令景兴帝心里松了一口气。

  在这之前,他真的担心西燕会进犯,谁料西燕竟然是送礼。两国保持友好互不侵犯,这是景兴帝所想要的局面,看来西燕皇帝司马昊也是这样想的。

  然而,宣政殿上有朝臣,打断了景兴帝这种美好想象。

  “皇上,西燕在此时送来珍宝和国书,分明有诈。恐怕西燕此举,是在迷惑我朝。”

  说这话的,乃是兵部侍郎许慎行。

  说起来,许慎行此人,在大永朝臣之中,算幸运的,他赶上了好时候。兵部主官这几年频繁换人,副官也屡屡升职,这一来二去的,他在兵部资历算老的了。

  从从五品上的兵部郎中到正四品下的兵部侍郎,官升了四等,许慎行只用了八年的时间,这个速度,令朝官咋舌——关键是他身后没有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