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qíng僵持在这里,万一……万一要是乌吉被擒,将自己与他合作的事qíng爆了出来,那么自己就是死路一条了!
蒋博文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个时候,他的亲卫有了一个建议:“大将军,突厥与安北府兵必有死战,双方都人疲马乏,大将军正好坐收渔翁之利……”
听了亲卫的话语,蒋博文难看的脸色舒缓了下来。亲卫说得很对,不管突厥和安北府兵那一方有伤亡,对于他来说,都是极有利的!只要他赶在严律政之前,控制了北疆的局势,那么事qíng就是他说了算!
随即,蒋博文带着两万jīng锐,连夜兼程,只用了两天,就从陇右道驻扎地赶到了北疆,靠近了陶阳城和北夏城。
而在这个时候,他派去北疆探听消息的斥候已经来报了:谷大祖以三万余的府兵,击败了突厥十余万大军!谷大祖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如今,突厥三万残余正退守北夏城……
听罢斥候的汇报,蒋博文的手都握了起来,心中又嫉又怕。谷大祖竟然打败了突厥,而且只要区区五万府兵,就打败了十几万突厥大军!
这十几万突厥大军覆灭,那么突厥就再无入侵的力量了,北疆可保三十年安宁!谷大祖这立下的,是天大的功劳啊!
若是……若是这个功劳是他蒋博文立下的,那该有多好!自己所谋的事qíng,就更容易了,北疆也必定归心了!
若是归己……想到这里,不知道怎么的,蒋博文觉得无比兴奋,他突然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个办法,有了谷大祖那封投降书,就事半功倍了!
于是,蒋博文带着三万余陇右卫士兵,绕过了陶阳城,往北夏城而去。目的,就是要先灭了最大隐患。
既然乌吉和突厥士兵,已经被安北府兵打败了,那么他们之前分治北疆的合作,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如今的乌吉和突厥士兵,已经不是合作对象,而是他建功立业的工具了!这个工具使用得好,那么陇右卫和北疆,就尽归自己手中了!
当蒋博文带着陇右卫士兵出现在北夏城的时候,乌吉根本就不虞有他,将他们迎进了北夏城中。
乌吉作为突厥首领,其心智非同一般。若是以往,他不可能对蒋博文毫无防备,但是此刻,在经受了十余万大军突然溃败的剧变后们,乌吉已经有点懵了,他心心念念的,乃是联合蒋博文,共同将谷大祖歼灭,以一雪耻rǔ。
这就是人心的盲觉,常常会在剧变之后出现,乌吉就是这样。因为,他对蒋博文的欢迎,不令人意外。
在蒋博文热诚地拿出酒水来敬乌吉的时候,乌吉甚至感到了一丝放心。他想着,他的三万大军加上陇右卫,必定可以将陶阳城夺过来,他对突厥诸部,也能有jiāo代。
可是他没有想到,他再也没有机会向突厥诸部jiāo代了。这一晚,在他喝过蒋博文递过来的酒之后,他再也醒不过来了。
当然,此后北夏城中的事qíng,他都不知道了。包括他的头颅被斩下来,包括三万突厥残余被陇右卫击败,死伤一万多,被俘虏一万多,他带来的士兵,已经全部覆灭!
他带着十几万突厥大军亲征,原本以为可以将北疆归入囊中,结束突厥诸部逐水糙而居的艰苦。可是,他自己和十几万突厥士兵,都折损在这里了!
不知道他带兵出发之前,有没有想到这个结果呢?出师不仁,有这个下场,也不以为奇了。
就这样,蒋博文带着乌吉的首级,还有俘虏的突厥士兵,敲开了陶阳城的大门,来到了谷大祖的面前。
与乌吉的毫无防备不一样,谷大祖对蒋博文是充满戒心的,此刻在议事厅内,谷大祖就毫不客气地开口了:“大将军,我安北府兵久候不来,以致损失惨重,这是为何?”
“都护有所不知,本将也是早两日才收到突厥入侵的消息。此前根本就没有士兵来报,本将也不知道烽烟燃起。”
蒋博文一脸歉意地说道。这个理由,他早就想到了,没有见到烽烟燃起,也就不知道安北都护府求救,这说得过去的吧?
“素闻大将军将陇右卫整治得如铁桶一样,这等紧急事qíng,怎么会没有上达到大将军营帐中?”
谷大祖又冷冷地开口了,一点都不相信蒋博文的说辞。
议事厅内的气氛一下子就冷了下来,蒋博文脸上的歉意,也慢慢散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