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起来吧。这事,朕心中自有判断。”景兴帝这样说着,这一丝不忍,让他相信了沈家与此事无关。
细想来,朝中重臣个个都是老戏骨,能否取信于皇上,端看是不是演技到位了,当然造型也很重要。这不,沈华善须发斑白,马上就有了效果。
因此,当左良哲说沈家那一番话的时候,景兴帝才没有听信。在沈华善有动作在前,左良哲想定罪沈家,当然不容易了!
只是,景兴帝不相信京兆风向是沈华善所为,却也对这个风向震怒不已。竟言指他昏庸无能,这京兆百姓,何时如此胆大妄为了?
他不知道,皇城根下的京兆百姓,向来都是这么大胆的。
震怒之余,景兴帝也有丝忧虑。若是谷大祖真的勾结突厥,他定要治其罪,这京兆民qíng民意怎么办?朝中官员对谷大祖是怎样的看法?这些,都是要顾虑的。
说来说去,还是这些故事害人!还是京兆百姓愚昧!
且说沈华善快了左良哲一步,让景兴帝没有疑心沈家,心qíng也有了难得的轻松,也有了闲暇和叶正纯下棋了。
反正北疆的消息还没有传来,且得一日闲暇吧。而在这个时候,有余居则传来了消息,让沈华善又喜又忧!
第四百五十八章产子
让沈华善又喜有忧的,是因为有余居传来消息,道是沈宁已经作动了,马上就要临盘了。
沈宁尚在作动,消息就已经传来了沈家,是因为应南图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遂派人请沈安氏过去坐镇。
消息传到沈家的时候,和鸣轩的沈俞氏着急得踱来踱去,一会吩咐俞妈准备着接生的种种物件,一会又让俞妈跟着去有余居,以便有个接应。
“太太,您就放心吧。大少奶是个有经验的人,奴婢也会在一旁照看着。大姑娘定会一切顺遂,平平安安诞下孩儿的。”
俞妈看着沈俞氏这样紧张,便这样宽慰道。母女连心,况且太太只有大姑娘一个女儿,会着急这是难免的。
沈俞氏自己生产过六个孩子,经验十分丰富,若是放在她自己身上,她还不觉得有什么。但这是她女儿沈宁生产,她就觉得事事都不妥了。
自古女人生孩子,都像是在鬼门关走一趟,更何况沈宁是第一胎,而且还是这个年纪才有第一胎,由不得她不紧张。
沈安氏也在一旁说道:“母亲请放心。姑奶奶那里,已经有两个经验丰富的稳婆在那里了,她们定会将姑娘照顾得妥当的。况且之前孙奉御也说过了,姑奶奶的胎是很稳健的。母亲呀,就等着有余居的报喜就可了。”
听得沈安氏这样说,沈俞氏这才放心了些,忙不迭让沈安氏和俞妈往有余居赶去,她自己则是满天神佛都拜了个遍。
这样焦急紧张的心qíng,比她自己生沈余宪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
沈安氏和俞妈赶到有余居的时候,就见到应南图在有余居庭院里走来走去,脸上颇为苍白。
见到沈安氏来了,应南图顾不得男女大防,一个箭步就冲到了沈安氏前面,结结巴巴地说:“大嫂……宁儿,宁儿她要生了!”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额头上还不住地冒冷汗。应南图这个人,年幼丧母,时间诸事,都基本经历过了,尤其是这些年来,他经历了朝局的波澜起伏,心xing说不上坚如磐石,却也无比镇定的了。
可是此刻,当他迎来生命中第一个孩儿的时候,他如此惊慌失措,六神无主得有如天就要塌下来一样。
见到这样的应南图,沈安氏不由得有些怜悯,应南图一个大男人,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qíng,当然会慌乱。
想想姑奶奶和姑爷也可怜,偌大的应家,竟然没有一个女人可以坐镇有余居,帮助这一对夫妻应对临盘事宜,因此她这个娘家人,才会来到这里。
“姑爷请放心,我这就进去看看姑奶奶去。”沈安氏略略说了这么一句,就匆匆走进了后堂,去看看沈宁怎么样了。
按照大永的生产习俗,沈宁的房门口,已经挂上了红绸;房间的正堂,稳当地摆放着一尊送子观音,这还是从天宁寺主持常真禅师亲自送来的。
沈宁躺在chuáng上,双腿已经曲了起来,看样子已经在准备生产了。
沈宁脸上苍白,额头满是汗,chūn诗和秋歌两个人,轮流给她抹汗;两个稳婆,一个站在她身边轻声说着话,一个半蹲在chuáng尾,观察着沈宁的临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