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怎么会知道这件事qíng的?!给朕查,朕一定要知道,究竟是谁将此事泄露出去的!”
景兴帝的语气是气急败坏的,他没有想到,太常失瑞这件事qíng,已经传了出去。
这可怎么办?这样不祥的事qíng,朝臣和百姓都知道了,连山河乾坤鼎都保不住,百姓们会怎么想?那么他帝王的威严何存?
他可是记得,史书中记载大安朝亡,就是在失去山河乾坤鼎之后。他异常害怕,这样的命运会重演。可是,这九鼎已经不见了,而且臣民都知道这件事了,他还能怎么办?
“……”左良哲、许凤章等重臣跪在紫宸殿里,想说什么,却无话可说。
他们也想不明白,这些事qíng是怎么传出去的,他们唯一能够确信的是,自己守口如瓶。
那么,是密查的金吾卫泄露了风声?还是山河乾坤鼎被人偷了,那人将此风声传了出去?
不管此事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如今京兆的人都在说着这件天大的事qíng。
想必起朝臣的含蓄畏惧,京兆的百姓就简单直接得多了。登闻鼓的事qíng还在眼前,就听得太常失瑞了,笃信神灵的京兆百姓,又怎么会不相信这是上天的预警?
“我都说了,谷大人是愿望的。他怎么可能会叛国呢?这不,上天就预兆了!连山河乾坤鼎都不见了,这是上天在发怒啊!”
百姓甲这样说道,语气竟然是幸灾乐祸的。事关在京兆府被打了三十杖棍的,正是他的侄儿。
“就是!太常失瑞,这是上天在预兆啊,皇上是要警醒了,朝中有jian佞当道啊……”
百姓乙这样说道。他本想直接说皇上昏庸无道,难怪山河乾坤鼎都不见了,转而一想,看见有官差远远而来,就改口了。
“山河乾坤鼎是有灵气的,自然会有拣择。如今宝鼎隐世,说不定啊,会有大灾难了……”
百姓丙这样说道,他也没有敢说出大永王朝气数已尽这样的话语来。
尽管是这样,他们没有说出来的话语,其实百姓们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有些道理和印象,是在于百姓心目中的。
当左良哲从仆人那里知道这些市井之论,慌得坐都坐不住了。民qíng民心,竟然是这样想的,皇上威望尽失啊!
可是此刻跪在紫宸殿里,他根本就不敢将民意传达给景兴帝知道。皇上在深宫之中,所知的,毕竟有限,左良哲如今想的,乃是怎样去补救此事。
“皇上,臣等不知道此事是怎么传出去的。但是臣有一策,可让百姓不再讨论太常失瑞之事!”
左良哲开口说道。如今沈华善已经罢职,但凡这种场合,都是左良哲出言的多了。
“皇上,如今唯有一事,可以让京兆百姓津津乐道,那就是大采选!大采选必要隆重其事,能有多隆重就多隆重。这样,一来显我皇室之威,二来也可以消弭太常失瑞影响!”
左良哲的话语一下,尚书左仆she忍不住微微抬头,看了左良哲一眼。
这个提议,听起来十分可行。可是,左良哲这明摆着是坑皇上和朝廷的吧?户部已经没有钱了,因为大采选钱财之事,江成海都罢职了。如今还要隆重其事?那所费的钱财是几何?钱财是从哪里来?
“皇上,臣曾闻得户部紧缺,大采选实不宜隆重,此策恐非良策……”
卫复礼奏言道。如今他的嫡孙已经离开京兆了,他也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
“卫大人此言差矣。户部紧缺,乃是前户部尚书江成海不尽其职。户部新尚书上任,已经加征了赋税,户部紧缺的问题,不久就缓解了。”
左良哲此言一出,卫复礼再次微愣。加征赋税?这与饮鸩止渴何异?
“皇上……”卫复礼还想说什么,就被景兴帝止住了话。
“好了,户部的事qíng不必在此时议论。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将太常失瑞的影响减至最低。按照侍中大人的话语去做!”
景兴帝这样说道,赞同了左良哲的建议。
卫复礼看了看景兴帝的脸色,嘴唇蠕动,最后还是归于静默。
比起揣测帝心,卫复礼不如左良哲多矣!他不知道,如今景兴帝最惧怕的是什么。
景兴帝不是不知道加征赋不可行,但是此刻他心中最怕的,乃是太常失瑞的影响。加征赋税可以平息这个影响,景兴帝又怎么会不赞成左良哲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