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州的城门已经关上,看样子,他们根本就不打算再退回城中,就是要以xing命,来阻挡着西燕皇族护兵的攻势。
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倒地的皇族护兵越来越多,大永的士兵,当然也损失惨重。
领头的沈则思和应南图,已经浑身是血了,有敌人的鲜血,也有他们自己的伤势。
就在此时,昆州城墙上的士兵开始大喊起来:“岭南卫援兵到!岭南卫援兵到!大开城门,杀敌!”
这时,昆州的城门缓缓打开了,嘶喊声震天!
这个qíng景,看得司马昊双眼生痛,他不能再白白损失皇族护兵了!他当即下令道:“退!退!”
西燕士兵,挥起了撤退的旗号,西燕皇族护兵带着西宁敌军,像cháo水一样,退离了昆州城墙。
让人诧异的一幕出现了,昆州城中并没有涌来大批大永士兵,反而沈则思、应南图和剩存的大永士兵们,急速退回了昆州城中。
刚才双方jiāo战的场地,只剩下一地的尸首,除此之外,昆州局势没有任何变化。
这一幕,让城墙上的沈则敬,还有西燕敌军中的司马昊,都静了下来。
第四百九十章克敌之火
司马昊之所以下令撤退,是因为西燕士兵攻下文镇之后,就没有休整过,疲于应付岭南卫援兵;更重要的是,司马昊不舍得这些皇族护兵再这样牺牲掉,这些皇族护兵,在他看来,还有更大的用处。
沈则思和应南图之所以退回城中,是因为岭南卫援兵还没有到,就算到来了,他们连续数日奔赶,也需要休整的时间。
况且,沈则敬早有一计,只待岭南卫士兵和时间的到来,沈则思和应南图只打算将西燕皇族护兵bī退城门,不打算再有追击。
在双方的考量之下,昆州的局面,竟然有一种奇异的平静。西燕敌军开始在青林里面埋锅造饭,袁焕带着岭南卫士兵,也赶到了昆州城中。
“多谢大将军前来,辛苦了!”沈则敬见到袁焕,话语十分感激,语气也十分恭敬。
袁焕没有接到军令,就从岭南道赶来昆州,不管是为了什么,这一份担当和qíng谊,都足以让沈则敬恭谨。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一句话,大永的武将都知道,但说到底,这是罔顾君主的做法,真正敢接受这一句话的将领,几乎没有。
有蒋博文谋反、赵钰罡通敌在前,袁焕提前出兵,更让沈则敬感到难能可贵。想到这里,沈则敬再次站起身,对袁焕鞠了一躬。
是为沈家子弟,也是为了昆州百姓。如果袁焕不来,他都不知道,能不能守住昆州;就算能守住,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深重的代价。
如今袁焕带着十二万士兵来了,他的计策,就更接近成功了。——沈则敬这样想道。
“沈大人客气了,守护大永的疆土,岭南卫责不容辞。赵钰罡通敌叛国,昆州不至倾覆,这是沈大人的功劳!”
袁焕拱了拱手,看着沈则敬的目光,甚是佩服。
赵钰罡通敌的事qíng,袁焕已经知道了。若不是沈家人当机立断,刺杀了赵钰罡,掌控了西宁卫,想必如今昆州早就不在了,还遑论击退西燕的皇族护兵?
“大将军谬赞了。若不是大将军及时到来,西燕敌军也不会暂退。守住昆州、歼灭西燕敌军,靠的,还是众志成城。”
沈则敬说的是实话,现在西燕敌军还在青林里面驻扎,昆州的局势,还没有定下来。这个时候,没有谁的功劳可论。
袁焕和沈则敬一时沉默了,的确,文镇已失,昆州未定,大永损失惨重,他们怎么能论功劳?
若是昆州守不住,没能将西燕敌军歼灭,就算他们战死,有的,也只会是刺杀大将军、擅自出兵的死罪。
若是西宁道沦陷,他们就是千古罪人,皇上和朝臣,会将所有的罪名、不幸,都推到他们两个人的身上。
“是啊,本将军都想到了。不过本将军还是带着士兵前来了,沈大人道是为何?”
随即,袁焕哈哈一笑,这样说道。他的笑声,驱走了一室的沉默。
“西燕入侵,乃是不义之举;本将从军几十年,还不曾听说过不义之师有战胜的时候,这一次,本将是带着岭南卫士兵来赚军功和钱财来了!”
没等沈则敬回答,袁焕又是大笑了几声,自己说出了答案。
沈则敬微微一愣,袁焕这样直白的xing子,还真让他有些吃惊。身上有包扎的沈则思和应南图,则是见惯不怪。他们曾和袁焕有过接触,知道袁焕的为人心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