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荣宠手札_作者:子醉今迷(495)

  “可不是,当真巧了!”

  老太太是个爱热闹的,见繁兴开了口,就也打开了话匣子,“我啊,早就想拜访拜访你们了。不过我家老头子说,你们家大人或许是亡故了,只兄弟姐妹几个过活,我们怕是和你们说不上什么话,就一直没过去。刚才我瞧着你们兄妹几个,都是面善的。就想着过来说说话。果然,都是好孩子。懂礼貌,好!”

  繁兴平日里不需要去应付这些老人家们,并无经验。看着絮絮叨叨的老太太,他有苦说不出,只能温文的淡笑着,而后朝着繁盛求助的看了眼。

  繁盛在旁边闲闲的扬了扬眉,并不回应他。

  意思很明显——自己作孽非要过去回答她的,自己应付!

  繁兴苦不堪言,只得回头望向元槿。

  元槿哪里看到过繁兴这般苦楚的模样?当即笑得眉眼弯弯,合不拢嘴。

  她知道,以四卫的手段,真想漠视一位老太太的话,直接给一记冷眼将她吓住,而后不管不顾的绕过她去,就将事qíng给简单解决了。

  显然繁兴一来不想表现得太过qiáng势引了旁人的怀疑和注意,二来,是看这位老人家心地不错,他不想让这位老人家太难过。

  元槿到底没法看着繁兴这样“受苦”,就给秋实使了个眼色。

  秋实本是在公主府里长大的,见过形形色色的客人不知凡几,对付一位老人家绰绰有余。几句话就将对方的身份问了出来,夫家姓钱,如今年纪大了,别人都唤她一声钱阿婆。

  秋实将钱阿婆逗得眉开眼笑,甚至还将手里的鹅蛋拿了个出来塞给她。

  临分别的时候,老人家甚至还和元槿她们说:“往后多走动,多来往啊!”

  秋实不敢应声。

  元槿笑着点了点头,秋实这才笑着应下了。

  钱阿婆高兴极了,边走边回头说道:“过几天我的酱瓜腌好了后,给你们兄妹几个送些过去!”

  之前元槿和秋实便是以姐妹相称了。刚刚钱阿婆口中说着“你们兄妹几个”,所以,元槿她们和钱阿婆说话的时候,索xing用了兄妹的名义。

  于是元槿一下子多了四个哥哥、三个姐姐还有一位rǔ母。

  好在有了这样的“妥帖”身份后,她倒是不用太过遮掩了。往后和近邻相处的话,就这样说,倒是没有人去怀疑。

  果不其然,过了没多久,钱家阿婆就敲响了元槿家的大门,将酱瓜送了来。

  孟妈妈就回了一些自己做的吃食来赠与钱阿婆。

  老人家拉着孟妈妈的手絮絮叨叨的说了好半晌的话,便离开了。往后的时候,偶尔没事了,就会过来串门。

  许是因为看到元槿这边没有大人,所以钱阿婆从来没有将她的小孙子小孙女带过来。只有一两次带着钱阿公一起过来。

  只是钱阿公不喜欢在旁人家多待,所以后来钱阿婆就都自己来了。还时不时的带一些自己家孩子带过来的土特产。

  有时候是花生,有时候是红薯。

  虽然都不是多么值钱的东西,但是阿婆说了,都是自家孩子在地里种的,gān净,好吃。

  钱阿婆有个很能gān的小儿子,是个当官儿的,在很远的外地做官。也正是因为这个儿子,所以钱阿婆才会在冀都的这个地段有了房子。

  樱桃不太喜欢钱阿婆,因为老太太嘴碎。只不过见元槿好似不排斥钱阿婆来,所以和葡萄、秋实她们一起尽心伺候着。

  终是有一天,樱桃忍不住了,与元槿抱怨道:“您何必和她这样来往?她虽说是来陪您,何尝不是贪着咱们这儿的一壶好茶。”

  樱桃这样一说,葡萄也在旁说道:“是了。那位阿婆就是喜欢咱们这儿的茶来着。每次只要上了茶,都是喝的没了颜色才肯走。”

  元槿淡笑着说道:“不过一壶茶而已。能够用一壶茶换来半晌的清闲,倒是不错。”

  她这话,葡萄和樱桃听了,都没听懂。

  分明用一壶茶换来的是好半晌的唠叨,何来的“清闲”?

  秋实和孟妈妈倒是听出了点门道。

  王妃这些日子以来,忧心一日多过一日。

  虽然未曾明说,但是,看着王妃这日益消瘦下去的模样,她们就知道,王妃心里头,很是挂念着王爷。

  只不过怕她们担心,所以王妃半个“忧”字都没提起过。只将满腹的心思都搁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