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阙系列:帝王业_作者:寐语者(193)

2016-10-13 寐语者

  仰头眺望遥远的北方天际,一时间,心cháo涌动,感喟无际。

  “对了,王妃,昨日赈济司回报,又收容了近百名老弱幼残,钱粮恐怕又吃紧了。”玉岫惴惴开口。

  “人还会越来越多……”我蹙眉叹息,心中越发沉重,“仗一天打不完,流民一天不会减少。”

  “这样下去,赈济司只怕支撑不了多久。”玉岫长叹,“实在不行,让怀恩从军饷里多少拨一些来……”

  “胡闹!”我斥断她,“军需粮饷,一分一毫也动不得,怎能打这个主意!”

  玉岫也急了,“可那些也是人命啊,一张张嘴都要吃饭,总不能眼见着人饿死!咱们好歹把赈济司建起来了,如今多少流民就指望着这一条活路,怎可半途而废!”

  “玉岫!”徐姑姑喝住她,“你这是什么话,为了建这赈济司,王妃耗费了多少心血……”

  “够了,不要争了。”我无力地扶了锦榻坐下,心中烦扰,顿觉冷汗渗出后背,眼前昏花。

  她二人都噤声不语,不敢再吵。

  当日建立赈济司,并没想到会有这般规模。

  原本按规制,各地官府都设有专人赈济灾民,然而长年战乱,流民不绝,官府疲于应对,赈济之职早已荒废。如今北疆战乱,大量流民逃难南下,流失失所,若是青壮年尚可觅得安身之地,一群老弱孤残却只得倒卧道旁,生死由命。

  我与宋怀恩商议后,由他下令,在官道沿途,设立了五处赈济司,发放水粮药物,收容老人幼儿。最初建立赈济司的钱粮,由官库拨出,初时我们都以为足够应对。却不料,赈济司建立之后,流民从四面八方涌来,数量竟如此之巨,不到两个月,几乎将钱粮消耗殆尽。

  照此下去,只怕赈济司再难支撑。

  为解赈济司的燃眉之急,我决定先以王府库银救急,其余再从宗亲豪门里筹措。

  然而唤来管事一问之下,我才知道,王府库银竟然不足十万两。

  是夜,徐姑姑、阿越与我彻夜秉烛,查点王府账册。

  我自幼便被父亲当作男孩子教养,对持家理财全无兴趣。

  大婚之后,诸多周折,及至回到王府,更有徐姑姑与府中老管事cao持琐事,对于王府的库银开支,我竟是全然不知。

  灯下,对着一本本近乎空白的帐册,我惟有抚额苦笑。

  我这位夫君,堂堂的豫章王,何止是两袖清风,简直可说寒酸之极。

  他征战多年,皇家厚赐的财物金帛,几乎尽数赐予属下将士,自己身居要职,却是严谨克俭,未曾有一钱一厘流入私囊。

  他的薪俸用于日常开支之后,并无节余。

  如今,即便将整个王府搜刮个gān净,也仅能凑足十六万两。

  这区区十六万两,对于北方饥困jiāo加的万千流民,可谓杯水车薪。

  烛火摇曳,我对了窗外发呆半晌,蹙眉问徐姑姑,“镇国公府能有多少库银?”

  徐姑姑摇头,“有是有的,但亦不算多,何况王氏枝系繁杂……”

  “我明白。”我喟然长叹,心中明白她的意思。

  王氏家风崇尚清流高蹈,向来不屑在钱财之事上营营苟苟。

  虽然历代袭爵承禄,却也惯于挥霍,加之族系庞大,开支繁杂,一份祖业要供养整个亲族,实在算不得豪绰。

  “此次悠关民生,除此别无他法。”我决然回头,“况且要从京中豪门里筹集财力,王氏也当做为表率。”

  王氏解囊之举,赢得朝野赞誉无数。

  然而京中高门依然不为所动,从者寥寥。其中确有许多家族,迫于家道中落,财资困窘,然而也有不少世家,平日敛财成xing,挥金如土,真要让他们为百姓出钱的时候,却如剥皮抽筋一般,抵死不从。想必他们也是料定,眼下边疆战乱,萧綦不在京中,我亦不愿多生事端,拿他们无可奈何。

  玉岫粗略盘点,这几日从宗亲世家中募集到的银两不足八万。

  她颓然掷笔,“平日里一个个道貌岸然,开口苍生,闭口黎民,到了这时候才显出真心。”

  “无妨,眼下筹到的银两,也够赈济司应付两三月了。”我闭上眼,淡淡一笑,“任他们悭吝如铁,我总有法子叫他们松口。”

  “那可妙极了!”玉岫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