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中泪落如雨,湿了脸庞,湿了他的掌心。宁愿不要醒来,留住梦里片刻温存也好,耳边却听得宫中的更漏一声响过一声。
我霍然清醒过来,惊觉自己躺在绣帷锦被中,烛影摇曳,已到中宵。
“来人!”我勉力起身,四肢百骸酸软无力,拂开帷幔,竟然不见一个侍女。
我挣扎下地,脚下虚浮不稳,蓦然跌进一双有力臂弯。
蟠龙明烛一亮,灯心里“哔剥”爆出一点火星。
环在我腰间的双臂骤然收紧,将我紧紧拥在他胸前,紧得令我不能喘息。
他一语不发,喉间滚动,抵着我额头的下巴已长出胡茬,扎在脸上微微刺痛。
我缓缓抬头看他,他的面容更见清瘦,眉目坚毅如旧。
是这昏暗烛光的错觉么,一日之间,那大殿上英武bī人的一代雄主,此刻疲态尽现,胡茬凌乱,眉心那道皱痕比往日又深了许多,显出苍桑之色。
“阿妩,我回来了。”他沉默看我良久,哑声说出这一句。
我想对他笑,眼泪却断了线似的滚落。
他的手指微颤,抚过我的唇。
“这一生,我再不会离开你。”他看我的眼神,灼热缠绵,如隽如刻,似有些许凄楚,更有一种我看不懂的qíng愫,深深藏抑其中。
一时间,我有些恍惚,迷失在他的眼里。
静静仰头看他,竟然从未发现,岁月已在他脸上刻下淡淡痕迹。
十年岁月如梭,我们最美好的年华都付与了流年纷争,消磨于风刀霜剑。唯一的幸运,是我们遇见了彼此,一切都还不算太晚。
在他炽热薄唇夺去我全部神智之前,我恍惚记起一件最重要的事qíng。
“慈安寺!宝宝还在慈安寺!”我急切仰头,拽了他的袖口。
他却掩住我的嘴,将我牢牢圈在怀中,柔声道,“轻声些。”
我挣脱不开,出声不得,他却垂眸看我,眼底尽是温柔。
屏风外忽然传来熟悉的一声低啼,分明是婴儿的声音。
我怔住,他脸上笑意深深,“你吵醒他们了。”
千古
昭阳殿有过太多悲伤往事,乾元殿里埋葬了历代帝王的yīn灵。
我不愿在前朝的废墟上重建新的宫室,不愿在熟悉的檐廊下重温往世的悲欢。
三日后,萧綦下旨将两宫残垣夷为平地,另择吉址修建寝宫,废弃昭阳殿之名,改皇后中宫为含章殿。
宫中旧人饱经动dàng离乱,目睹过太多深宫隐秘。我不忍将他们禁锢在深宫待死,不忍朝夕面对这样的面孔。
三月后,萧綦下旨将前朝宫人遣出,遣返故乡。
叛臣宋怀恩伏诛,其妻萧氏以节烈殉难,追封孝穆公主。
在我的求恳下,宋氏子女三人因年幼无知,免予涉罪,谪为庶民,随族人流配西蜀,永不得出。
先帝遗骸毁于火中,萧綦也依我所愿,在皇陵修建了肃宗与承贤皇后的衣冠冢。
乾元殿与昭阳殿旧人或死于叛乱,或葬于大火,再无人知道当日的qíng形。
萧綦并不曾对子澹之死再作深究。
一切,都依从我的心意,真正万事遂心,如愿以偿。
唯一的遗憾,是哥哥未能归来。
倜傥风流的江夏王,自愿远别故土,长留在遥远苦寒的塞北。
萧綦回朝平叛之际,将突厥逐出漠北,直抵极北大荒之地。
只差三月,他便能将突厥人一举歼尽,将这个民族从大地上彻底抹去。
然而宋怀恩的叛乱,硬生生止住了豫章王的铁骑北进,拨转了剑锋所指的方向。
内乱,终令一代雄主功亏一篑。
或许是天不亡突厥,萧綦得到了江山帝位,却不得不在最后关头,错失平生大愿。
踏平突厥,一统河山,是他毕生的宏愿——这一次兴师动众的北伐,终究未能实现这个心愿,此后若兴兵事,只怕不是易事了。
死战不降的贺兰箴终于向萧綦送上降书,伏乞划地归降。
岁月改变了每个人,连贺兰箴也不复当初的绝决,竟能向宿仇低头。
他终究成为了突厥真正的王者,在私怨与家国之间,毅然保全后者。
萧綦受了降表,与突厥订立盟约,划地为界。
贺兰箴率残余部族远走极北之地,将漠北广袤丰饶的土地,尽归我天朝所有。
我不相信贺兰箴会真的服输,他那样的人,正如糙原上的孤láng,总在伺机潜伏,不到死亡来临的一刻,永远不会放弃目标。暂时的归降败走,只是为了保存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