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连主座上的徐叔三人也都露出了喜色。老者并没有看到这道菜烹制的全过程,但一句话便点出了己方的两大优势所在,可谓目光犀利,见识老到,照此态势,己方几乎已是必胜无疑。
但既是斗菜,自然要等双方的作品都入口之后,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众人眼看着老者将姜山所烹的那筷gān丝也送入了口中,全都聚目凝神,静待他的下文。
老者品评良久,忽然摇了摇头,然后又轻轻叹息了一声,似乎甚是失望和惋惜。
等待中的众人全都一愣,不知他这声叹息是什么意思。徐叔和马云、陈chūn生面面相觑片刻后,终于忍不住问道:“怎么样,老先生?有结果了吗?”
“嗯……”老者略一沉吟,“三位也都是此道中的高手,这样吧,在我发表意见之前,你们不妨也尝一尝这两份‘大煮gān丝’。”
徐叔点点头:“也好。”机灵的小伙计立刻小跑着去了后厨。不一会,三个女服务员走出,各自拿着托盘和小碟,从两份“大煮gān丝”中分别夹出少许,送到了三位老板面前。
徐叔等人先后尝了两份gān丝后,相互间jiāo换了眼色,却都是默不作声。场内一时间静悄悄的,众人心中隐隐感觉到:这场比试的结果只怕是有了出人意料的变故。擂台上三位扬州大厨脸上先前的喜色此刻也消失了,代之以紧张焦急的表qíng。
果然,良久之后,徐叔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黯然说道:“姜先生,是你赢了。”
大堂内顿时一片哗然,三位扬州大厨更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qíng,朱晓华不服气地喃喃说道:“不可能的……我的选料,李师傅的刀功,金师傅的火候,这都是最出色的,我们怎么会输呢?”
“你说得不错。我原先也希望你们能获胜的。”老者的目光从三人身上依次扫过,话锋一转,“可惜啊,在你们所做的这道‘大煮gān丝’中,无论是选料、刀功还是火候,都已经达到了极至,不过这也正是你们落败的原因。”
“什么?”三位大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副茫然的神色,实在是想不通其中的道理。场下徐丽婕也像大多数人一样摸不着一丝头脑,她用手托着腮,嘟着嘴说:“什么啊?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
沈飞做了个“嘘”的手势:“先别问,继续往下听。”
只见台上老者把目光转向李冬,说:“李师傅,你的刀功确实令人叹为观止,我活了七十多岁,也从未见过切得这么细的gān丝。不过我想问问你,你为什么要把gān丝切到这么细呢?”
李冬想也不想,脱口便答:“这gān丝切得越细,烹制时便越容易着味。”
“嗯。你说得不错。”老者点了点头,“在淮扬菜中,对gān丝有两种做法,这两种做法对刀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其中原因却并不相同。第一种做法叫做‘烫gān丝’,这是一道凉菜,就是把切好的gān丝用开水滚过,然后拌入香油、淮盐、姜丝、虾仁等配料食用。这烫gān丝吃的就是豆gān的本味,因此过水的时间越短越好,自然,gān丝也就是切得越细越好。第二种做法就是今天你们比试的这道‘大煮gān丝’。豆gān自身的滋味很薄,用来制作凉菜,清慡怡口,自是上品,但要作为大菜,那就远远不够了。因此在‘大煮gān丝’制作过程中,并不讲究豆gān的本味,这道菜的关键,是借用滋味鲜醇的jī汤,将多种辅料的鲜香味通过煮制的过程复合到豆gān丝中。古语云烹调之理,曰:‘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这煮gān丝的过程,说白了,就是一个‘入味’的过程。gān丝切得越细,便越易入味,这个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
老者这番话说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就连徐丽婕这样的外行也听得连连点头,只是包括三位大厨在内的众人此时尚不明白:如果这样的话,那这次比试获胜的一方,更应该是扬州厨界才对呀?
那老者停顿片刻,似乎待大家有所思考之后,这才把话语切向正题:“不过姜先生这次之所以获胜,却恰恰是因为入味入得好。他做的这道菜,各种辅料的鲜香已完全渗入到gān丝的最里层,吃来异常美味;相较之下,你们做出的gān丝,虽然切得纤细,但辅料的鲜香只是浮于表面,终究还是逊了一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qíng况,究其浅层的原因,便是刚才在烹煮时,姜先生的gān丝在砂锅中多焖了十分钟左右,这才揭盖装盘,因此能够入味更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