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知召集自己的心腹对此事商议过几次,始终猜不透贺渊调查这些究竟要做什么,直到三日期限到来的时候依然迷迷糊糊。
这三日,官府上下累得人仰马翻,陶新知带着调查结果去见贺渊,笑道:“总算不负王爷所托,还请王爷过目。”
贺渊接过去大致翻了翻,满意点头:“有劳陶大人了。”
“不敢不敢,为王爷分忧,是下官的荣幸,也是下官应尽职责。”
贺渊突然抬眼,面无表qíng地看着他:“陶大人何出此言?这明明是本王在为你分忧。”
“……”陶新知噎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连忙点头哈腰,“是是是,下官失言,还望王爷恕罪!”
贺渊不置可否,目光在这陈设景致的屋子里扫视一圈,道:“本王打算在玉山小住一段时日,明日离开此处,这院子就归还陶大人了,这几日劳你费心,多谢。”
陶新知受宠若惊,同时心里也在暗暗吃惊,一方面是贺渊的言行举止与传言中那个毫无道理可讲的摄政王相去甚远,另一方面则是惊讶他竟然还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王爷实在客气,这些都是下官的本分,只是不知王爷留在此地,可是有什么打算?如果有用得着下官的,下官一定为王爷分忧。”
贺渊淡淡道:“没什么,只是觉得玉山风景独好。”
陶新知:“……”
贺渊起身,摆出送客的架势。
陶新知尽管对他留在这里的原因好奇不已,可刚刚打听那一句就已经壮着十足的胆子了,实在不敢再多问,生怕惹恼了他,最后只好带着一肚子猜测闷闷地回去了。
陶新知这里忙着调查的三天,贺渊那五百jīng兵也在忙着收拾山上的住处,该修补的修补,该搭建的搭建,因为人多,几乎不怎么费力就将那里拾掇得焕然一新。
三日一过,贺渊就带着薛云舟等一行人在护卫的护送下不紧不慢地出了城,陶新知自然热qíng相送,直将他们送到山脚才作罢。
严冠玉占领的这座山名叫玉山,薛云舟知道后惊讶了一下:“这么巧?这山名不会是他取的吧?”
薛云清嗤笑:“这山原本就叫玉山,想必是严冠玉自命不凡,故意挑了此处落脚。”言辞中鄙夷之qíng尽显。
一行人到了玉山,下车时薛云清面色不大好看,冷着脸对薛云舟道:“若不是为了给你诊脉,我就直接住在山脚了。”
薛云舟在他肩上拍拍:“住在山脚也得有个屋子吧?没有我……们手里这些人,谁给你搭建?”
薛云清斜睨他一眼,满脸写着“爷有银子”四个大字。
薛云舟清了清嗓子,笑道:“好了好了,委屈你了,这不是因为城里住不下嘛,有这么多jīng兵在,夜里睡得多安稳,你说是不是?”
薛云清撇开头,冷道:“我不要人背,你找几个壮丁将我抬上去。”
“那是那是!”
薛云舟答应得极为麻溜,生怕伤到他自尊,其实他们这几人不是身份尊贵就是身体孱弱,没有谁是自己爬上去的,薛云清根本不算特立独行。薛云舟觉得他对自己的腿脚问题特别敏感,是以一直没好意思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就连想表达一下关心都有些犹豫。
到了山上,薛云舟好奇地四处转了一圈,发现这里即便入了寒冬,景致也十分漂亮,尤其在白雪覆盖下别有一番韵味,像是适合隐居的世外桃源。
山上的住处十分简朴,但一点都不寒碜,贺渊与薛云舟的住处更是花足了心思。
薛云舟心qíng大好,冲进屋扑到贺渊背上,侧头在他脸上响亮地亲了一口:“二哥,你在gān啥?”
“看东西,人口统计。”贺渊将陶新知的调查结果摊在桌上,转身扶着他,“当心肚子。”
“没事,我肚子没碰你。”
“那也要走慢点,头三个月不能大意,尤其在山上,磕磕碰碰的。”
“知道了。”薛云舟连忙点头,目光转到桌上,“这就是你让陶知府弄得东西?打算给他擦屁股啊?”
“不是。”
“我就说嘛,他想得美。”薛云舟拿起来看了看,惊讶道,“壮劳力还是有一些的嘛,我以为饥民都是老弱病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