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初走出长廊,敬松迎上前来,低声禀告道:“刚接到京里传来的消息,傅明珠回府之时,恰逢大理寺卿夫人甄氏来访。甄氏回去后就传出了临安王nüè打傅明珠致伤,人一直昏迷不醒的消息,现在京中但凡有些脸面的人家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据说太皇太后都被惊动了,唯有傅相现在还未就此事表态。”又把有关宇文佑假扮被害者的传言也说了。
傅家想要顺利悔婚,就必须打赢舆论战,那么傅明珠回家时刚好大理寺卿夫人来访也就顺理成章了。但大理寺卿夫人再怎么八卦,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本领能瞬间就把消息传遍京城,所以还是傅家的手笔。因此傅丛表态与否都不重要,关键要看他做了什么。宇文初并不惊讶,傅丛手段高明,傅明正更是个花样百出的狠角色,这都是早在意料之中的,唯一让他觉得惊讶的,是傅明珠也如此翻脸无qíng罢了。
主仆三人回到竹楼,又有一只信鸽飞来,敬松取了信纸看过,禀道:“殿下,孟先生传来的消息,临安王夤夜入宫觐见圣上。”
终于走到这一步了吗?宇文初笑了起来:“本王这个弟弟,总算是长大了。”
敬松却很忧虑:“可是这意味着闵氏从此又多了一份力量。”皇帝不过是个十岁小儿,对外是太皇太后和傅相替他做主,对内是闵太后为他做主,临安王哪里是去见皇帝的,分明就是借着这个借口去见闵太后的。这种时候去见闵太后,除了卖身保命还能有什么?自家王爷有鸿鹄之志,闵太后那边多了一个人,就意味着他们这边多了一分麻烦。
第35章犀角杯
宇文初端然道:“这是应该的啊,闵氏乃是圣上的母族,他们多了一份力量,就意味着圣上多了一个忠心之人,这是社稷之福,我等应该为圣上感到高兴才是。”
朱长生和敬松沉默片刻,全都跟着他笑了起来:“真是社稷之福。”
宇文初也不计较他们笑得太假,招手叫人过来:“去拿两坛五十年的梨花白,再弄一桌好菜。”回头朝着朱长生和敬松笑道:“后日回京。”
有得吃又有得喝,朱长生和敬松当然不会有意见。只是朱长生向来jian猾多心眼,喜欢暗里揣测主人的心思,忍不住陪着笑问宇文初:“殿下可是遇着什么欢喜之事了?”先有宇文初一反常态地刁难傅明珠,再有他深夜约见傅明珠,刚才又让他去找傅明珠扔掉的鞋,现在听说傅家悔婚悔定了,临安王倒了霉,他就高兴得要请他们吃喝,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对那位母láng一样的凶悍的傅明珠有点那什么心思呢?毕竟少年都爱美色么,傅明珠的美丽可是数一数二的。如此一来,处心积虑才谋得赐婚的那位江二姑娘可就惨了。
宇文初淡淡扫他一眼,严肃地道:“当年先帝薨逝之际,曾让本王多多照料临安王。可惜这些年临安王一直不懂事,也不听劝,本王就算想帮他也无从下手。这回好了,他终于懂事了,知道趋利避害,又得到闵太后和圣上的怜惜,xing命无忧。本王很是欣慰,将来就算是到了九泉之下见着先帝也不至于羞愧而走。朱长生,你觉得这个理由够不够?”
这个理由当然太够了!朱长生谄媚地奉承道:“殿下手足qíng深,实在是让小的敬佩。稍后小的一定要敬殿下三大杯,还请殿下莫要推辞,给小的这份薄面。”
宇文初轻哼一声:“本王何时要和你喝酒了?你配吗?”
朱长生愣住,多一句嘴就少了一顿吃喝,这是怎么说的?自作孽不可活么?却也不敢多言,退下去尽心尽力地整治宴席。敬松跟出去,悄声道:“你越活越傻了,殿下的心意也是你我能胡乱揣测打听得的?”
朱长生擦了一把冷汗,小声问敬松:“你有没有觉得殿下最近颇为反常?”
敬松瞪他一眼:“敢qíng你是没把我的话听进去,你自己要找死我不拦着你,别拖累我。”言罢径自走了,剩下朱长生独自揣摩不已。
明珠在chuáng上一连躺了两天,觉着全身骨头都生锈了,听说半剪的身契办好了,赶紧跑去看人。
半剪被傅明正安置在清净的东北角,这里住的人最少,来往的都是深得信任的老仆,当然也就不怕消息泄露出去。半剪正独自坐在屋子里吃饭,听见门响就抬起头来,见是明珠,就沉着脸把头转开。
明珠十分自觉地在一旁坐下来,点着桌上的菜肴笑道:“凉拌huáng瓜、小油菜、冰糖肘子、三鲜汤、醉虾、炙羊腿,还有酒,你吃着可还合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