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_作者:白衣若雪(3)

2016-10-07 白衣若雪

  两只老狐狸面对面的沉默,下面的朝臣争执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楚靖的儿子楚云彻冷笑道:“林大人说的这些,我等都懂,只是朝中需要新生,新的民生,倘若一味的墨守成规,怎能改进,怎能听取不一样的民意,怎么能最好的为百姓做事。”

  林昭玄没有想到他的属下竟然在殿堂之上公然反驳他的意见,竟被他噎了一下,而楚云彻也没有给他机会反驳接着说到:“皇上说过,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会试、殿试就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林大人你固守根本,不思改进,可对得起皇上对你的赏识!对的起寒窗苦读数十载的读书人!”

  林昭玄都快五十岁了,还从没有被人这么顶过,他看着神色禀然的楚云彻气的手直抖,你……你……的好半天没有说出话来,楚云彻却不再看他,因为坐在最前面的沈郁站起来了。

  瑜王爷沈郁并没有传闻中有着让人闻风丧胆的模样,反而是一派文雅之色,面容俊秀的跟老天瞎了眼一般,把一副好相貌白白的长在了他身上。

  他是先帝亲封的瑜王爷,虽无具体的官职,可他的权利笼罩整个六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几乎与皇位之上的萧祁昱穿同样的衣服,都是一身黑衣,五团龙纹相绕,沈郁的龙爪只少一只而已,远远看着像一样的,不知qíng的人看着也许会认错。

  这身黑色的衣服,衬的他的脸色如瓷,从官服里并展出来的白色领子都婉约起来,仿佛衬着的是月光,撒在万千荷面上的月光,皎洁、清俊。

  楚云彻就这么看着他回过头,那双眼睛轻轻的一扫,如同万千荷叶铺展,莲花初露;如同鸦羽扫过水面,惊鸿乍现,波光潋滟。

  楚云彻眼神一紧,听见他轻笑声:“楚大人说的是,三年一度的科举就是为朝廷选拔人才,俊才乃国之根本,古人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由此可见科举之重要xing,如果如同楚大人说的那般随意的话,岂不是如儿戏。市井小民如何登上大雅之堂,平愚碌碌之辈又拿什么指点江山。楚大人就是这般处事,你置皇上的知遇之恩于何地,你置天下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于何地?”

  把话原封不动的还回去这才是打脸之绝境。

  林昭玄的眼神一亮,一脸的得意。

  楚云彻没有看他这个肥肠大肚的上司,他只看着沈郁,沈郁脸上还是挂着笑,语调平淡,甚至里面一点怒气都没,然而越是平淡,越让人觉的其中的不屑之意。想必朝中的大臣都听出来了,瑜王爷讽刺一个人从不看场合。

  楚云彻狭长的眸子合了下,再睁开时笑了下,他并没有生气。

  沈郁,今年二十三岁,跟他一般年纪,却坐在摄政王的位子上五年,扶持当年并不受宠的三皇子萧祁昱上位,这么些年,他把持朝政,就算这份江山是他老子帮他稳住的,但他去世之后,他依然稳稳的坐着,自然是有几分真本事的。他对自己的不屑之意也是没有办法的。

  楚云彻看着他,沈郁面上笑着,可眼里的不屑之意藏不住,他位高权重的这些年确实可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连帝王都不放在眼里了,又何况是他。

  所以楚云彻也笑了下:“王爷说的是,皇上于我有知遇之恩,所以我所做之事都是急皇上之急。若有不当之处,请王爷赐教。”

  听他说出这番话来,林昭玄看着沈郁眼里都冒光了,被楚云彻堵着的气也顺畅了,若论口才,有沈郁在,那个自誉为辩才的楚云彻算个屁!他抚了抚胡须,笑道:“还是王爷说的对,国之根本当慎之又慎!哪能是初出茅庐的小子能断言的。”

  这个林昭玄说话真是太猖狂,仗着沈郁撑腰,他一口一个王爷,压根没有把皇位之上的萧祁昱放在眼里。这样的人怎不招人嫌弃。就算现在不嫌,总有一日会被嫌弃的,所以楚云彻避其锋芒,没有再搭理他,只看着沈郁笑了下。

  沈郁看他还能笑出来,敛了下眼皮,看向了殿堂里的其他人,其他人包括丞相周汉林全都缩着脖子低着头,想尽量的隐藏自己,以免接触到皇上的眼光,又不能给予他支援,所以各自羞愧,沈郁的这范行为已经是目无皇上了。

  沈郁冷笑着回过了头,他也知道他厉害,可他就是不想让楚云彻得意,所以即便知道萧祁昱的脸上无光,他也没能忍住,他的脾气也忍不了。他蛮横跋扈多年,最容不得别人说他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