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纪事_作者:非言非默(20)

  卫衍进了殿,本来只是想就这样候着,毕竟没有做臣子的会在君王的寝宫又是沐浴又是更衣还兼用膳休憩的规矩。

  那日皇帝下旨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皇帝话中的意思是要结束前段时日的荒唐旧事,不但不会杀他还有了重用他的念头毕竟宣旨监刑这种事不是谁都有机会的。慷慨赴死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本来以为必死的局面无论皇帝陛下因为什么原因改了主意能不死总是好的,就算他贪生怕死吧反正再难堪的时候他都撑下来了没道理皇帝陛下罢手了他倒要想不开。也许以后君臣相处时会有些芥蒂,但是只要他本着为臣之道小心一点,应该不会太难吧,而且虽然他老是被老父斥为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一旦有了机会的时候还是很想努力去抓住,以便日后有一番作为。

  头一夜留在大理寺的时候他真的很害怕看到门外有宫中的内侍踏进来宣他入宫,好几次似乎隐约瞧见了人影,一晃又不见踪迹,惶惶不安的等到天亮,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他没有料错。从此以后君是君,臣是臣,终于可以摆脱噩梦,再也不用忍耐那些事qíng。

  今日出了大理寺看到等他的内侍时倒不再有害怕的感觉,想来陛下是急着要听他的汇报才命人等在那里。

  不过眼前众人的殷勤又是怎么回事?卫衍面对那些一拥而上嘘寒问暖端茶送水的宫女们慌了手脚,连连退却,直到被bī到角落不敢动弹。

  他们可能还没有揣摩出陛下的意思吧?反正过了今日他们就能知晓以后不需要再这样对待他了。

  惴惴的安慰自己,偏偏这个解释苍白无力到连自己都无法说服。

  “陛下在议祭祖的事项,怕要到晚膳时才会回宫。这些都是陛下吩咐下来的,要是陛下回来的时候发现卫大人还是这般憔悴没有好好休息过的模样,肯定会狠狠处罚奴才们的,还望卫大人体恤奴才们不要为难奴才们。”高庸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几天不见卫衍又开始恪守为臣的本分,不肯接受众人的伺候,但是他很清楚他家皇帝陛下可不管这个理由那个理由,到时候,卫衍逃不掉处罚,跟前伺候的人当然也一个都逃不掉。

  人家高大总管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卫衍再不答应就是刻意刁难了,只能由着他们去。

  整整三夜没有合眼,身体已经非常疲惫,卫衍在浴桶里面迷迷糊糊了一阵,被人叫醒后出来边吃东西边又想闭眼打瞌睡,好不容易等收拾好一切,想去休息的时候又有了新的问题。

  照身边伺候的众人的意思,好像是要他上龙榻去睡。开玩笑,以前在那里睡是被bī着没办法不睡也得睡,现在敢自己爬上去那可是杀头的罪。

  龙榻当然不能睡,站着打瞌睡众人比他还要战战兢兢,贴身伺候的那几个宫女几乎快要哭出来了。

  上一次陛下自己弄伤的还yīn沉着脸好几天搞得众人都胆战心惊的,要是这样打瞌睡一不小心磕到一点皮,他们可都没有好果子吃。

  最后当然还是高大总管给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在暖阁外面的耳房里为他寻了个地方,又是抱来锦被又是送来火盆先让他凑合着睡下,并且再三保证会在陛下回来前叫醒他后,卫衍才小心睡下。

  然后,就这样睡死过去。

  “太傅觉得这祭祖之事是否还有不妥的地方?”御书房内,景帝正在虚心下问,口吻很是温良恭顺,摆足了尊师重道礼贤老臣的架势。那隐隐散发着的帝王威仪与他以国士待之的谦恭神态混合在一起,不但没有矛盾的地方,还让人不由得生出折服的念头,恨不得以国士抱之。

  若熟睡中的某人能瞧见他此时的表现,以某人的迟钝也许不会骂他太有演戏的天分,不过必定会愕然大惊并且转而自责是不是自己真的一无用处不堪大任,以至于皇帝陛下不屑于对他演戏,始终是用最恶劣最恶毒的态度对待他。

  “陛下不用多虑,这个计划已经多方确定可保万无一失。”太傅柳泽生是先帝指给皇帝的老师,在皇帝年幼时就为他启蒙,多年来一直悉心教导他,可以说是皇帝倚重的第一谋臣。

  天启元年是景帝亲政的第一年。虽然说皇帝成年大婚后亲政是惯例,但是太后摄政多年,朝堂上势力盘根错节,又兼有心人在旁觊觎,在这帝后权力jiāo接的第一年朝堂上便有了一些不谐的声音,而民间似乎也有些异动的影子。上半年平平安安的过去,偏偏在下半年出了桩“逆王案”,虽然最后王驾无损,但是随之而来的大量血腥杀戮恐怕会让天下臣民质疑景帝“顺天承运”的正当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