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掌柜陪着宋师爷,抿着酒,从这酒说到菜,再说到茶,又一路说到各地的风土人qíng,奇闻怪事,渐渐越聊越投机。
赵五哥站在宽廊后,盯着酒壶,只要空了,就换上另一个装满温好的酒壶上去,李小幺指挥着张狗子,看着时机,不动声色的撤了那碗没动的面下来,换了一碟碟的下酒菜上去。
两人直聊到天色黑透,宋师爷才摇摇晃晃的站起来,伸手拍着孙掌柜的肩膀:“你是个有见识的!士农工商,商……做商也不容易,不过做师爷更不容易,不容易啊!背井离乡不容易!”
孙掌柜扶着宋师爷,赵五哥在后面撑着伞,将宋师爷送回府衙后的住处,一个五十几岁的老仆开了门,孙掌柜将他扶进去,又帮着老仆将宋师爷安顿好,才和赵五哥回到紫藤居。
李小幺正慢慢吃着碟烤jī脚,等着两人回来。
孙掌柜一脸笑容,坐到李小幺对面,接过碗梨汤喝了几口,看着李小幺,低声说道:“五爷猜的不错,是有了难过事,他家里来了信,他大女儿,上个月生孩子没闯过去,一尸两命,他妻子也病倒了,他又没法赶回去,心里难过的很。”
李小幺放下筷子,半晌才叹了口气,低声说道:“谁都不容易,有了这回,就有第二回,说不定他往后有了什么伤心烦闷,都会过来找你聊聊,你就听他说,开解开解他,当朋友好好处着,别的,先不要想,往后再说。”
孙掌柜连连点着头,看着李小幺拎起筷子,继续慢条斯理的吃起了jī脚,看了一会儿,低声说道:“五爷心思深远缜密,令人佩服。”
李小幺转头看着他,想了想,谨慎的说道:“我是死过一回的人,在阎罗殿前转过一圈的,不过想的开罢了。”
李小幺刚赏了一天细雨中的诗qíng画意,魏水生带着孙大娘子,隔天一大早就赶到了紫藤居,萧万生拉了七八个原来东山上的人,偷了一小箱金子,逃走了。
孙大娘子脸色灰白的几乎没有血色,悲伤的看着孙掌柜,没等开口,眼泪就滚落下来,张大姐忙站起来,心疼的搂着她,拍着她的肩膀温声安慰道:“这又不怪你,没事,别哭,你看你,别哭……”
“孙姐姐也别难过,这事也不过人各有志罢了,走就走了,那箱金子,拿了就拿了吧,若是往后能让他们安稳度日,也是咱们的功德了。”李小幺面容平和的安慰开解着孙大娘子,孙掌柜脸色yīn沉,转头看着魏水生问道:“什么时候发现的?派人去追了没有?”
第四十三章合伙
“前天子时前后下的山,哨探看到了,萧万生说是领了差使,下山办差去的,给大娘子留了封信,大哥没让追。”魏水生解释道,孙大娘子忙从怀里摸了封信出来,递给了孙掌柜,孙掌柜打开信,几眼就看完了,是萧万生那鬼画符一般的笔迹,一共没几个字,萧万生认字是他教的,没学会几个字,能写的字就更少了,信中聊聊数语,就是说走了,以后山高水长,各奔前程。
孙掌柜沉着脸将信递回给孙大娘子,转头看着魏水生:“大当家是个义气大度的,这都是看在故去的大当家,还有我和大娘子的面子,其它的人,大当家怎么说的?用不用我回去一趟?”
“不用了,当天早上,大哥就叫齐了大家伙儿,说了这事,也跟大家说了,若愿意留,就留下,大哥当自己兄弟一样看待,若不愿意留,一人送五两huáng金,听凭下山,该走的都走了,剩下的,没有人要走。”魏水生笑着解释道,李小幺歪头看着魏水生,慢吞吞的问道:“走的这八个人,都是没受伤的吧?”
“嗯,只有两个受了点皮外伤,也好的差不多了。”魏水生看了李小幺一眼,笑着答道,孙掌柜脸色更加难看,李小幺转头看着他,平淡无波的说道:“若跟孙大当家比,我和大哥几个,一来是太嫩了些,二来,约束大家也紧了些,事事都立着规矩,跟以前比,日子苦规矩多,大家想下山过好日子,也是常理,孙二叔和孙姐姐也别往心里去,人各有志,大家都想开些就是。”
孙大娘子看着孙掌柜,伤感的点了点头,李小幺转头看着魏水生,声音平淡中透出丝冷厉:“从前自然是合则聚,不合则离,可如今山上的兄弟,不管是东山的,还是原来西山的,既已立志留在山上,大家做了兄弟,往后若想走,也得依着规矩,明说清楚了再下山,若再有这样偷钱逃山的事,就别怪我兄弟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