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于箬再度激起水làng,蓝衣兵趁势摇桨调头,小船一头扎进了芦苇dàng。
孤于箬飞跃而起,旋身入苇丛斩落追来的飞箭。船身摇晃,芦苇丛中传来水响,杜小曼担心地回头望,正看见孤于箬跌回船中,一根羽箭,深深地cha在她的右肩上。
杜小曼吓得手都凉了,连声喊:“箬儿,箬儿……”
孤于箬撑起身体:“小曼姐,我……”
女孩子的声音,不是孤于箬,是孤于箬儿。变身期结束了。
孤于箬儿断断续续道:“伤,不碍事,但是我这个时候……”
有火光bī近,孤于箬儿咬了咬牙,抬手丢出衣袋中的最后几个石子。
扑通,扑通,哗啦——
有落水翻船的声音,火光熄了。孤于箬儿瘫回甲板上,杜小曼转头向那蓝衣兵喝道:“你认得水路么?这里去闻道书院近不近?”
蓝衣兵点头不迭:“禀仙姑,认得!去闻道书院要转过一个河道,小的在此地当差许久,知道有条隐蔽的水路……”
杜小曼冷冷道:“认得就好。”
孤于箬儿眼下的状况,不适合再爬山回她的dòng府,要尽快找到落脚点,只能是去闻道书院找时阑了。
杜小曼脱下头盔和身上的铠甲丢进河中,孤于箬儿咬住下唇,掰断了肩膀处羽箭的箭柄,杜小曼小心翼翼地帮她脱下铠甲和头盔。河风寒冷,孤于箬儿的手冰凉,杜小曼心急如焚,歉疚不已,却一点忙也帮不上。
那蓝衣兵充满期待地问:“仙姑,书院之中,是否有圣教接应?”
杜小曼含糊地冷冷道:“你只管划就是了,问这么多gān吗!”
蓝衣兵应了一声,继续努力划船。
杜小曼又问:“你是个男子,好好的在朝廷当差,怎么会想到加入圣教?”
实在太奇怪了,她一直以为月圣门都是女人的。
蓝衣兵道:“小人效忠于朝廷,圣教是护国神教,只是被别有居心的人冤枉。小的虽是个男人,亦愿为了朝廷,保护圣教!”
夜色中,杜小曼没太看清这个蓝衣兵的长相,但听声音,是个顶多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今晚被杀的蓝衣兵中,又有多少和他一样被别有用心的姜知府和月圣门忽悠利用了的年轻人呢?
杜小曼有些心寒,嗯了一声:“本仙姑虽然讨厌男人,但觉得你是个不错的小青年,等来日,定然重重地赏你!”
蓝衣兵连声道谢,更勤奋地继续划船。
幸好,身后再没有追兵追来,小船在芦苇dàng中进进出出,又拐进了一条河沟,许久许久之后,前方隐约可见树木的影子,河岸终于要到了。
蓝衣兵把小船靠岸,轻声说:“两位仙姑,往前再走两里路,就到闻道书院了。”
杜小曼本想在这里就把蓝衣兵打发走,但一则她实在不确定自己能找对方向,二则孤于箬儿已经是半昏迷状态,多一个人搀扶会更好一点。
蓝衣兵自告奋勇,抱起了孤于箬儿,和杜小曼一路前行。
树木的间隙中,隐约可见围墙的影子,蓝衣兵喘了口气:“仙姑,前方就是闻道书院。”
杜小曼示意他把孤于箬儿放下,道:“趁着没人注意,你脱下铠甲衣服,赶紧走吧。”
蓝衣兵怔了怔:“仙姑不愿意让小人服侍?”
杜小曼摇头。她和受伤的孤于箬儿两个女子,这样贸然地到闻道书院投靠时阑,必定会引人注意,说不定明天上午官兵就来了。
蓝衣兵自身逃走,风险肯定比和她们在一起小得多。
她身上的佩饰在换兵卒衣服的时候都脱下来了,只有一根簪子,应该是银的。她便拔下簪子递给蓝衣兵:“这个,可以当点盘缠用,你别回家,先找个荒野窝藏几天,等这件事过去了再说。”
蓝衣兵接过簪子,连声道谢:“多谢仙姑赏赐!不知仙姑能否开恩,赐予解开圣药的解药?”
杜小曼愣了愣,怪不得这些兵卒肯乖乖和姜知府一起搞yīn谋,原来已经被月圣门用药控制了。
她看了看半昏迷的孤于箬儿,如果箬儿醒着,说不定能配出解药……
她思索片刻,向蓝衣兵道:“我今天身上没带。告诉我你的名字,如果没有意外,一个月之后,我们约个地方见面,我给你解药。”